小美人们中午一边吃宴一边商量,就这么着把往外洋卖刺绣的事定下来,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专长。把刺绣卖到外洋去,也不是说只绣庄就足够的,还得船行商行,还得有得宜的会多国外语的领队。既然都打算卖往外洋,都是一船,还能顺道卖点别的,家里种粮的卖面粉,家里产甘蔗的卖白糖,家中烧窑的卖瓷器。
小美人们只是本着“给闺女赚点嫁妆”的想法去做的,没指这挣大钱,孟约也没点明。孟家这些年,靠往外洋贩布,挣得孟老爷这行商多年的都每每看着账本直怀疑账本上的数字全是假的。
如白糖面粉等,在大明早实现了机械化,绝对不是出卖廉价劳力,刺绣就更不可能是廉价劳力。
孟老爷在园子另一侧听到后,还给侄女们出了点主意,另外还把孟家在外洋的合作商经销商都介绍给侄女们:“唯有一事,酒就别卖了,外洋人大都喝不得咱们的酒。日后,工学院会开机械厂,老夫可就等着侄女们把机械厂的产出都给销出去了。”
“孟伯伯也太高看我们,我们都不懂的东西,我们怎么卖出去。”
“也不要紧,卖东西未必要懂,有懂的人就行,到时候管工学院借人也一样。”
孟老爷也只是这么随口一说,多半是玩笑话,小美人们也是玩笑着接的,谁也没想日后机械真会由她们拉起来的商队来卖。在所有人印象中,这都应当是官营,就是不官营,也不是等闲人能卖的。
中午吃过宴,下午便在茶林里泡温泉搓麻将,左右今年是出来过年,干脆大爱一起过,于是晚饭罢继续搓麻将当守夜,等着凌晨交年时一齐放鞭炮。孟约这个逢赌必输,且从来没赢过的,忽然发现,王醴什么脸都能给她在赌桌上找回来。
“师兄,你怎么这么厉害,居然赢这么多钱。还不够,这些年我输出去的何止这一点点,师兄继续努力。”虽然她不能亲身上阵赢钱,但王醴赌桌上无敌手也是可以的吗,这些年输出去的钱总算得见回头,不容易啊!
“阿孟,不带这样的,要不就自己上桌,要不就别在一边呐喊助威,你这样还让人怎么打牌。”大家都坐着桌,就孟约一人不坐,在桌边端茶递水,呐喊助威,显得她们好像都是假妻子似的,就她一人是真的。
“我才不打,哪次跟你们打不输钱给你们,哼,现在轮到我家师兄为我报仇雪恨啦。那些年赢我的,都给我吐出来,还得加利息。”
王醴:“年年,你再这样,我大年初一就得被人套麻袋。”
套麻袋是孟约戏本里的经典梗,王醴一说孟约便笑得不行:“好啦好啦,我去输几吊钱给她们好了。”
小美人们齐朝孟约笑:“总算等到你来。”
孟约:……
“怕你们哦,说不定今天我手风顺呢,有我家师兄给我加持呢,再说今天我是寿星耶,肯定运气好的。”孟约说着坐下,一副将要大杀四方的架势。
然而,不过十几圈之后,孟约就自己把这话又舔回去:“我到底哪里想不开,要跟你们搓麻,这些年的经验教训难道还没吃够吗?”
小美人们懒得说她。
王醴:“我看着圈圈牌面都好,只能说年年你不会打。”
孟约瘪着嘴看王醴:“师兄,你到底跟谁一边的!”
孟老爷:“年年自来便是如此,手风比谁都顺,就是牌技太差。她但凡稍微精通一点牌技,都能赢下个金山银山,可惜啊,光有牌面没牌技,全白搭。”
孟约:这肯定是太祖的锅,因为太祖这个穿越者逢赌必赢,她这个后来的穿越者才会逢赌必输。
太祖:……
#请叫我背锅侠~#
第442章 一城山色半城湖
围作团儿拜了年,南京城里正月初一有庙会,今年庙会还有新内容——看电影。
正儿八经的电影,再不是连载片啦,是一部贺岁剧。孟约给出的剧本,由宋女士自导自演,梁礼光倾情助演,并担任拍摄指导,片名《河东狮吼》。
本来宋女士仍是想让她的御用女演员邵佳思来演的,结果邵佳思怎么演,都演不出那股子骄横娇蛮的劲,总差点意思。宋女士一拍脑袋,也不用找别人,就自己拉着梁礼光开始演。
这俩人哪还用演,略作修饰就是《河东狮吼》里的人设,戏本就是部痛痛快快,欢欢乐乐的戏,俩人也演得痛快欢乐至极。到大年初一,正好欢欢喜喜地上映,叫大家都跟着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