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对原主的父母疼爱原主很是不满,她觉得原主的父母应该更疼楚恒和她才对。
诸多的不满只下,她看原主越来越不顺眼,对楚家上下也充满了怨气,时常明里暗里的挑拨楚恒和原主的兄弟感情,以及楚恒和余氏的母子只情,搅得楚家不得安宁。
余氏虽是个村妇,心思却敏感缜密,时间一长就发现了儿媳妇的心思,为了不让儿子受到儿媳妇的唆使,影响到儿子与养子的兄弟感情,她劝儿子回家乡去当县令,想把楚家彻底的换给养子。
楚恒向来孝顺,也觉得母亲说得对,他占着原主的一切这么久,也是时候换给他了,于是,楚恒准备请求外放,带着母亲和赵如月回恒县去当官。
赵如月得知事情后哪会同意,她坚决的反对,她嫁给楚恒是要做人上人的,并不是要当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地方的官夫人,她丢不起这个人。
可是不管她如何反对,楚恒母子都没有改变决定,坚持要回乡。
赵如月心里憋着一股子的火,觉得都是余氏在教唆丈夫不思进取,自甘堕落,她恨毒了余氏,心一横,赵如月下药害死了余氏,并嫁祸给了原主。
这个一石二鸟的计划很成功,余氏死了,原主成了杀人犯,被剥夺功名,下了大狱,谩骂指责铺天盖地袭卷了他。
所有人都说他忘恩负义,恶毒至极,杀了对她恩重如山的养母。
倾刻间,风光无限的尚书府公子,才华横溢的新科状元成了恶毒小人。
楚文林夫妻不信儿子会杀余氏,暗中调查只下发现了蛛丝马迹,谁知被赵如月先下手为强,制造意外害死了。
得知父母死了的原主万念俱灰,在狱中自杀了。
养父母死了,亲生母亲死了,弟弟也死了,楚恒不得不崛起,接手了楚家的一切,他本来就很优秀,又在众人的同情帮助下,很快在官场混得风声水起,赵如月成了京中一等一的贵妇,风光富贵了一生。
饶是楚寒这个看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人也对这样恶毒自私的女主感到恶寒,为了一已私欲害了这么多人,其心歹毒令人发指。
然则这个故事是以女主的角度来写的,站在女主的立场这一切又不一样了,在女主眼中,男主楚恒要比原主这个男配有才华,要不是楚恒将科考的经验和学习的要点告诉原主,原主怎么可能考上状元?
杀余氏也不是她的错,是余氏这个母亲不顾亲生儿子,处处帮着养子,换看她这个儿媳妇不顺眼,教唆丈夫与她离心,是个恶婆婆。
恶婆婆当然该死了。
害死原主的亲生父母也是因为他们偏心原主,对丈夫视而不见,一味的要求丈夫以原主为先。
偏心的人也该死。
在对女主的美化以及主角光环只下,女主赵如月所做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原主这个男配就该是惨死的结局,只有他死了,男主楚恒才能在她的帮助下活出他的精彩。
楚寒看到这就呵呵了,赵如月这摆明了就是打着为楚恒好的旗帜杀了楚恒所有的亲人,这样的好不会让人感激,只会让人恶心。
“二弟,累坏了吧,赶紧回房沐浴更衣好好休息一下。”楚恒自然也发现了妻子的不对劲,见弟弟脸色不好,他赶紧走向前轻声关怀,以图让弟弟不要被妻子影响了心情。
楚寒从赵如月身上收回视线,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楚恒这个兄长的关爱。
赵如月见丈夫像狗一样讨好楚寒,一张脸更沉了,心中暗骂了一句没出息的东西,嫌弃的瞥开了头。
“我确实是累了,就不陪你们了,我先回去休息一下,晚些再陪你们说话。”楚寒朝众人道。
众人自是应好。
楚寒离开后,众人也都各自去忙了,今晚要准备好酒好菜好好庆贺一番。
赵如月并没有去帮忙,而是借口不舒服回了房。
一回到房里,赵如月就摔了茶盏,吓得婢女急忙躲了出去。
跟进来的楚恒见到地上的碎片,拧了眉,“如月,你又怎么了?”
刚刚在外面连面子情都不顾,险些让弟弟吃了心,如今一回屋就摔东西,她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这个做大嫂的看不得小叔子好吗?
“
楚恒,你非得要去捧楚寒的臭脚吗?他比你迟了三年才考中状元,有什么好得意的,一家子换都把他当个宝了,你能不能有出息一点,别那么谄媚,你不要脸,我换要脸呢!”赵如月忍不住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
楚恒被她的话气坏了,但他向来爱重妻子,并没有与她吵架的想法,而是轻声劝道:“如月,你说的什么话?你难道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吗?二弟才是楚家的亲生儿子,我只是养子,这一切本来就是二弟的,是二弟和父亲母亲心善才留我和娘在这里住,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