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门口,就可听到老太太哀痛大哭的声音,她彻底认清自己的错误,二十多年的刻薄是该对孙女抱歉到极致,她反复忏悔,又追忆亡人。
喜儿于心不忍,推门进去告知她实情。
两位演员鞠躬谢幕,青年导演跑上场,站在中间,听候点评。
观众席上,一些长辈揩拭掉夹在皱纹缝隙中的眼泪水,他们对这场表演赞不绝口,因为触碰到了他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人之常情。
评委席先是小声讨论,慢慢演变为争吵,吵得最凶的是其中一名国内老艺术家和泰国的一名老导演。
明明两方语言不通,却语速极快,生怕自己这句还没说完,对方插入一句,吵得是唾沫飞溅,争得脸红脖子粗。身后两名翻译官面面相觑,鞭长莫及。
他们久久平息不下来,中间那名最具权威的评委也不管他们想法,拿起话筒直接点评。
景敬儒眼睛亮得璨若繁星,他知道这句点评是对他们最高的赞美。三个人直接在舞台上拥抱在一块儿。
唐校长抽出胸前口袋里的手帕,擦去额头上细密的汗,和眼角的泪,他是看着三个孩子慢慢成长,夺得荣耀。
下了场,回到后台,来自新加坡的那支参赛队伍也朝他们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夸了又夸。
景敬儒鞠躬,致谢未曾中断,停歇。
……
等所有队伍表演完之后,评委统计好分数,就会宣布本次比赛的获奖作品。
今年虽是首届,但因着是国际比赛,热度只高不低,因此,举办方还专门开设出直播通道,供各国观众在同平台上网交流,讨论到底谁能摘得桂冠。
话剧属于小范围的高雅艺术,曲高和寡,舞台习惯性表现哲理思想,而其中的某些意向又太玄乎,无法做到雅俗共赏。
近些年来发展缓慢,有些人另辟蹊径,混合多种元素,奈何电光火石一瞬,后续愣是没个声响。
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是对我国话剧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而对于参赛者而言,何尝不是为他们创造出一个趁早出名的机会。
又或许,仅是让这不通常的兴趣,在大众文化之下争得一席之位。
————
两小时后,评委让所有人重新聚在舞台上,排名正式宣布,去掉最低分,取其余七位的平均分。
《留白》以0.3分的差距险胜泰国的《狂蟒》。
那坐在中心位的老先生,用极度欣赏的目光看向三人,然后发布颁奖词。
-《留白》让我们初次了解到景敬儒,见证了一颗新星的诞生。他对于人性的剖析直白,对于社会的观察角度刁钻,简单的故事线构造出令人意外的剧情,其中充满对当下的失望又不乏对未来的希望。
-而两位演员青涩莽撞的交锋令人动容。祖孙压抑滞涩的情绪流露,使我们联想到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
-不能说没有突破传统大团圆式结局的桎梏,一个接一个的反转才引人入胜。从情节处理上来讲,你们这一支新鲜小团体的表现无疑是极其出色的。
《狂蟒》的几人因为分差值很小而略感到遗憾,但依旧同他们拥抱,送出衷心祝福。
三个人胳膊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头抵着头,留下激动又满足的泪水,他们梦想成真了!
唐校长站起来,他的腿仍有些颤抖,但鼓掌得格外卖力。
景敬儒高举座翡翠青竹奖杯,许知纤和何瑶光卸掉妆,露出本来面容。
他们站在舞台中央合影,这被后人称为世纪同框——最出类拔萃的青年导演,和转型成功、登顶影坛的两位新星。
东南亚首届话剧比赛至此落幕。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可她们无暇顾及网友漫天的议论,惊呼。
“爱豆出身,处于娱乐圈鄙视链底端,可我们纤知小姐姐偏偏开拓出众多副业,是要制霸娱乐圈的节奏?”
“全能ACE,名校高材生,原创曲目爆火的不下十首。纤知啊,你到底还要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呢!”
“有人天生是吃这口饭的,站在舞台上就自带着一股灵气,会令你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说的是你啊,何瑶光,宝藏女孩!”
毁誉参半,也有对她们演技不屑一顾,加以嘲讽的。
“就这?就这还拿第一,不觉得演得有多少好,比不上气势磅礴的另外两组!”
可这是一件值得国人骄傲的事,马上如潮的、有理有据的反驳声将她淹没——
“气势磅礴?你认真的?台词功底还没演老太太的纤知好吧?即使低哑也能从其中体味到汹涌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