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有所感,压低声音道:“你的意思是……”
柳如烟嗤笑一声:“若论起来,宋玉璃还是幼薇的表妹。姐妹俩自小争风吃醋,只是闻家势大,只怕宋玉璃日后是要撞到铁板了。”
沈秀抬头又看了一眼宋玉璃。
小姑娘端端正正站在寿星面前行了一礼,声音婉转犹如黄莺,但那时候的沈秀却觉得宋玉璃矫揉造作,实在叫人不顺眼。
之后两年,沈秀渐渐适应了京城的节奏。
整日里没完没了的花宴、诗会、喜事……
沈秀也到了说亲事的年纪,只可惜沈家的地位不上不下,她又是在边关长大,说了好多家,男方都有些拿捏。
父亲心里着急,沈欢却无所谓。
“嫁人有什么好的?”沈欢漫不经心地挽着手里的剑。
沈秀坐在一旁的台阶上,托着腮看他。
“待日后,我功成名就,京中想娶你的人,得从家门口排到大街上去。”沈欢冷笑着挽了个剑花。
沈秀被哥哥逗笑了:“怎的?到时候,你还要把人都打出去?”
沈欢毫不在意道:“若不是真心实意的,倒也无妨。”
“哥,那你就没有喜欢的女子。”沈秀嬉皮笑脸道。
沈欢握剑的手动作顿了顿。
“没有。”他淡淡地说道。
但沈秀心里清楚,他有喜欢的人。
他喜欢那个宋玉璃。
京中这般年纪的少年,没有人不喜欢那个叫宋玉璃的女女子。
沈家跟了闻家,便注定是要与宋家为敌的。
宋家出事那阵子,沈欢总是在练剑。
白天练,晚上也练,他练的满身大汗,然后去沐浴睡觉,大约是觉得如此自己便不会多想了。
那时候,闻幼薇每天都很高兴,沈秀便也得假装高兴。
闻幼薇得意洋洋地说道:“沈秀,如烟,你们等着看,宋家这一次是翻不了身了。”
市井间人人都在说,宋家是冤枉的,但官员们都知道,宋家再也起不来了。
沈秀问沈欢,他们该怎么办。
沈欢冷声道:“落井下石。”
她看着少年冷峻的侧脸,一直想问的话,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沈秀想问:“你真的一点也不会难过吗?”
可是怎么会不难过呢?
只不过比起那些,沈家的未来才更加重要。
后来,苏九卿出手,宋家危机解除,围猎之时,柳如烟毫不留情的陷害。
沈欢表面上倔强,心里却难过的很。
入京之后,她和利州的闺中密友都断了联系,在京城里,和她相熟的,也不过闻幼薇柳如烟。
可柳如烟不但自己败坏门风,还把这样的事嫁祸到她的头上,实在叫人齿冷。
沈秀突然发现,自己如今兜兜转转,十六岁的年纪,却连一个真正的好朋友都没有。
而此时,朝廷震荡,闻家也是风雨飘摇。
沈欢和父亲商量了好久,决定要离开京中这个权利旋涡,到边关去躲两年。
沈欢临行之前,沈秀去送他。
和他一起走的,还有那个叫陈谦的少年。
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眼睛瞧着宋玉璃,像是眼珠子都拔不下来似的。
沈秀不屑一顾地撇撇嘴。
沈欢却叮嘱她,要她好好和宋玉璃套近乎。
他说:“沈家虽染依附闻家,但现在朝中的局势,你却不该只捧着闻幼薇。如今皇上有意平衡世家势力,定会重用长公主这步棋。你若有机会,应当与宋玉璃化解矛盾,便是做不来好友,也不可多有得罪。”
说的真好听。
沈秀不吭声。
沈欢温和地笑起来,压低声音道:“我这也是私心,你年纪不小了,也该想法子嫁人了。宋家在京中有些根基,叫她们也留意着,省着你变成老姑婆。”
他这声音压得根本不够低,站在二人身旁的陈谦显然什么都听到了,耳朵跟着红了一大片,面上也是一副不堪入耳的模样。
沈秀的余光扫到,气得跳脚。
“沈欢,我去你大爷的!”沈秀骂道。
沈欢笑了笑,打马而去。
沈秀瞧着沈欢的背影,暗暗气道,等他回来,定要好好揍他一顿。
后来,她和宋玉璃做了朋友。
再后来,苏九卿被囚,宋玉璃做了件惊天地的事,她劫狱,和苏九卿逃出京城。
就此叛家、叛国。
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沈欢恰好换防回来。
沈秀小心翼翼地看着沈欢的神色。
可他却是面色如常,只笑道:“倒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宋玉璃。”
沈秀撇撇嘴,心里到底是佩服的。
沈欢归家没多久,便出了事。
一夜之间,前陈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