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团里决定,建一个小学,那些年纪小的孩子,就在团部的小学里上学,等初中之后,再让他们去市里上学,那个时候住校,孩子就能够独立了。”
宓月华问:“不是有那个少年军校吗?”
既然有少年军校,不是可以省去小学或是去市里上中学了吗?
冉夏生说:“不是谁都可以考入少年军校的,考进去的人毕竟只是少部分,还有很大部分的孩子过不了考核一关。那些淘汰了的孩子,就得上学,既然去市里不现实,那就只有自己建小学了。”
“建小学容易,但是老师并不好招。”冉夏生叹息,“外面的老师当然也可以进来,但是我们这个部队毕竟是保密单位,不是谁都可以进来的。经团部决定,老师就从家属中选。”
宓月华突然就明白了过来,她指了指自己:“你是说让我去当老师?”
见冉夏生点了点头,宓月华却连连摆手:“这可不行,我才小学文凭,怎么教学生?”
就她这文凭,能教好学生呢?
可不要误人子弟啊。
孩子们可都是未来的希望,让她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去教,肯定是要教坏的。
冉夏生摇头说:“不是叫你去教小学,而是当托儿所的老师。”
啥?托儿所?
宓月华愣住了,那是个什么学校?
作者有话要说: 冉妈要当老师了,而且还是幼儿园老师。冉夏生新的单位, 名字叫猎豹。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有一段故事。本来这个新建团的名字叫尖刀,像一把尖刀一样, 插进敌人的心脏。但是后来, 领导者觉得,尖刀虽然锋利, 但是却只是机械一样,全无灵敏度。后来决定用猎豹来命名这个团,要让这个特种特战的团队, 像一只敏捷的猎豹一样, 对待敌人快、准、狠。
其他部队里,只有副营长以上的军官才能够随军, 但是猎豹却不一样,这支队伍的神圣性, 竟改了这个规定, 连级以上的军官,就可以随军。
随军家属就住原来那个破旧的营房里。房子虽旧, 但里面收拾得很干净。
最主要的是, 新的家属楼已经在建造,给了家属们一个无限的期望,谁也没有嫌弃现在这个旧房子的破。
但是, 猎豹所处的地方实在太偏,偏到让里面家属还有小孩生活都不太方便。家属平日里生活的菜无处买, 孩子们上学该往哪里去?
这都是问题。
所以团部决定,要新开个小学,这个小学只是针对团里的学生。
但是团里又没有那么多学生,到时候肯定又会很空, 怎么办?
毕竟随军的家属再多,那也组不成一个小学,孩子没那么多。
如果那些志愿兵的孩子加起来,自然是够的,但是普通的志愿兵(现在叫士官)又没到随军的条件。达到随军标准的志愿军,年龄都偏大了,孩子也不可能那么小。
最后团里决定,可以适当放完,在保证团里孩子需求的基础上,让附近的村民也给了一些名额。
而老师们,全部由有文化知识的家属组成,并没有另外聘请什么专业的老师过来。
这个学校,自然是上报了教育部的,不上报,到时候去小升补,人家中学不会承认。
在小学的基础上,竟然还有一个托儿所。在冉莹莹的眼里,这是一个小型的幼儿园,这个时代还没有幼儿园的概念,称为托儿所,但在冉莹莹眼里,那就是幼儿园。
幼儿园有小班也有中班也有大班。大班就是学前班,为上小学一年级所准备。
而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家属担任的。
很幸运,宓月华同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园老师。
冉莹莹很高兴自己的妈妈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园老师,这总比在家里闲着无聊来得好。
宓月华也很开心能够成为老师,虽然一开始她确实有些别扭,也担心,害怕自己完不成教学任务。后来听说,托儿所里分大小班,小班根本不需要教人识字,只要带好学生,陪学生玩就行了。而且她小学文凭,教教大班也足够了,肯定能够应付得来。
宓月华同志答应当这个老师的原因,除了终于有事情忙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老师有工资。
工资可不少呢,绝对比她在乡下的时候,在生产队干的工分赚得多得多。
冉夏生告诉她,当托儿所的老师,工资是每个月三十八元。那可是三十八元,不是八元,也不是十八元,那可不只是比乡下工分多了一点点。
“娘,你真的可以拿工资了?”冉莹莹挺娘高兴。
宓月华说:“嗯,刚才校长说,我这个工资,可以拿三十八元的工资,我从来没有拿过这么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