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真料得没错。通报声响起,两位太后心神为之一清,暂且忘却了忧虑,眼里含了喜意,与宫妃一道齐齐向殿外望去。
只见太子爷与福晋瓜尔佳氏并肩而行,红色喜袍相映成辉,远远望去,就如一对璧人。两夫妻挨得极近,时不时地低语几句——实则太子在说,瓜尔佳氏在听。
慢慢的,瓜尔佳氏的面庞红了起来,花盆底差些一歪,太子赶忙搀扶,而后顺手成章地牵起了福晋的手。
这一幕落在正殿众人的眼里,她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太皇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太后连连点头,乐呵呵的满是欣慰;温贵妃掩嘴笑了起来,悄悄侧头与云琇道:“年轻好啊,本宫竟也羡慕了。”
云琇失笑,动了动唇,轻声道:“小十成亲的时候,你再感慨也不迟。”
这话怎么说的?
温贵妃没好气地白她一眼,好啊,这是讽刺她老呢!
……
无论心里怎么想,在座的妃嫔娘娘面上都带了笑。
神色有欣慰的,有漠然的,自然也有好奇的,好奇他们都在说些什么。过后便是感慨,皇上赐婚真是赐对了,两人郎才女貌不说,太子与福晋的夫妻感情极好,全然不输大阿哥与大福晋。
瞧瞧,瓜尔佳氏那么沉稳的一个姑娘都害羞了。
事实上
太子低头耳语:“昨儿苦了你了。身子酸疼便不要逞强,不若孤背你进门?”
静初实在招架不住,面颊当即爆红。
也不知得了什么奇遇,殿下忽然开了窍似的,从不通人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得体贴人了,也会说好话了,加上那一张俊颜实在赏心悦目,她听着也甜滋滋的,昨儿夜里,糊里糊涂就顺了他的意。
煎饼似的被翻来覆去也就罢了,酸疼……这话怎好光明正大地说出来?毓庆宫与慈宁宫的距离算不上远,落轿之后慢慢走就是,若被他背着进殿,她还要不要名声,要不要做人了?
静初红着脸踉跄了一下,一半是气的。她低低地回:“爷,这不合规矩。”
语调很是委婉。
太子顺道牵起她的手,面含笑意,不赞同道:“规矩哪能大过你的身体。”
静初无言片刻,小声地、不再委婉地道:“您不要脸,妾身要。”
太子:“……”
新婚第二日,静初收获了两位太后的大红包,还有娘娘们的见面礼。就连云琇都有些佩服这姑娘,尽管昨儿受了累,她的仪态依旧落落大方,丝毫不乱,三言两语便能逗得老祖宗开怀,眼底不禁带了浓浓的赞赏。
瞥见太子的目光时不时在他媳妇身上流连,云琇稍稍放下心来,微微扭头,就见静初的眼眸较之前亮了许多。她看的方向是……自己?
不对,是太子。胤礽正杵在她的跟前,与老祖宗笑眯眯地说话呢。
云琇以为是错觉,也没有太过在意。半晌,殿外传来一声“皇上驾到”,康熙身着龙袍大步而来,待她们行礼过后,笑唤了一声太子的名字,招招手,让夫妻俩上前去。
“该和胤礽一样,改口叫朕皇阿玛了。”皇帝指了指梁九功捧着的托盘,托盘上静静躺着一道红封。他看向静初的目光温和无比,而后出言训诫道,“嫁入皇家,当不骄不躁,做好嫡妻本分,助太子打理毓庆宫……”
静初接过红封,俯身下拜,郑重地应了是:“是!谨遵皇阿玛教诲,儿媳听训。”
康熙满意颔首,旋即往上座而去,身后跟着挪了位置的太子爷。这样一来,云琇的绣墩面前再无遮挡,她不经意地抬眼望去,就见静初的眸光再次亮了起来,恰恰与她对上了视线。
云琹:“……”
这孩子偷偷瞧的不是胤礽,还真是她。
若忽略了静初渐渐泛红的耳廓,她称得上面不改色、气定神闲。霎那间,云琇失笑,也是,沉稳归沉稳,她的年岁摆在这呢。
心里存了好奇,等第二天一早,太子福晋独自一人前来翊坤宫请安的时候,云琇笑吟吟地同她说了些体己话。
随后不忘逗她:“昨儿怎么净盯着本宫瞧,难不成宜额娘的脸不堪入目,还是面颊开了一朵花?”
静初一愣,像是从没料过这个问题。
她轻咳一声,垂了垂眼,思来想去,最终难为情地吐出四个字来:“宜额娘美……”
说着笑靥微红,这下轮到云琹怔愣了。
不多时,静初红着脸告退。宜贵妃娘娘愣愣地看着那道背影,半晌幽幽道:“胤礽不是研读圣训了么?满身本事竟还比不过一副好皮囊,枉我夸他青出于蓝了。”
若有所思片刻,她又道:“玉容膏不嫌多,你去闵太医那买上五瓶。得了空,让张有德交给何柱儿,让他主子也早晚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