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胤祺虽是太后抚养,实则在慈宁宫起居,说他是太皇太后养大的,也并无不可。
当年,太后生了抱养胤祺的念头,云琇坐月子之时便察觉到了。
思忖多日,云琇咬咬牙,隔着屏风,亲自和康熙说明了此事。
交予太后抚养,除了母子不常亲近,其它都是益处。
一来,胤祺有了两尊大佛的庇佑;二来,他远离皇位,能够安康一生,正是云琇的祈愿。
太子尚小,一切都未萌芽,未来之事谁也说不准。但,掺和夺嫡?云琇没那么大的野心。
况且,她隐隐觉得,抱养小五这事,皇上是知晓的,也是犹豫的。
主动提出和被迫答应,完全是两回事!
方方面面考虑了一遍,云琇流着泪,哽咽着提出,请求太后抚养胤祺。
这个决定,不仅打动了康熙,更打动了太后与太皇太后。
从此,云琇的盛宠更上一层,两宫甚是垂青。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原本便喜欢云琇的性子,至此之后更是关照,几乎超过了出身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庶妃。
出人意料的是,母子分离,也不尽然。
太后生性和善,对云琇有着很深的愧疚,不拘她上门探视,还常常邀她陪胤祺一道用膳……母子俩亲近的时间并不短。
同样是抱养,皇贵妃却不允许德妃亲近胤禛,两相比较,云琇既庆幸又感激。
“娘娘若是想念五阿哥,不若回宫小憩会儿,在慈宁宫陪阿哥玩耍一番?”董嬷嬷笑道。
云琇轻轻打了个哈欠,眼里沁出暖意,“你说得有理。”
几日未见胤祺,不知他有没有长高一些?
——
承乾宫前脚发生的事,乾清宫后脚便知晓了。
康熙下了朝,净了净面,换上月白龙纹服,随手拿了一份奏折看,一边听着梁九功汇报。
梁九功低声复述:“……也不嫌累的慌。”
许久之后,皇帝搁下奏折,不辨喜怒:“你宜主子真这么说?”
作者有话要说:
梁九功:嗯嗯,不仅说了,皇上您的爱心贺礼也没了呢。
康熙:……梁九功偷偷抬眼,见康熙面色平静,有些摸不准他的心思。
揣摩了一番宜妃与德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他垂头恭敬道:“万岁爷,许是宜妃娘娘半夜魇着了。”
所以气性大了些,和德主子杠上了。
更别说,宜主子还穿了一身杏白,这还不够反常?
听说德妃娘娘一回永和宫,便着人请了太医,好似动了胎气……
康熙沉吟了一会,“……今儿晚膳,就在翊坤宫用。把库房里的那株红珊瑚送去,还有那副蓝宝石头面,你亲自去一趟。”
梁九功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躬身领命,心里暗惊。
这批红珊瑚是南边进贡的珍品,一共三株,太皇太后一株,太后一株,剩下的那一株收在万岁爷的库房里,皇贵妃派人打听过,甚是在意。
梁九功以为万岁爷最终会赏给皇贵妃,谁知还是宜妃娘娘得了去!
还有那副蓝宝石头面,精美贵重,乃是贵妃的制式。
皇上赏赐的东西,就算越一阶也不妨碍的。
他暗想,皇上果真惦记宜妃主子,就算娘娘无法侍寝,圣眷也丝毫不减。
瞧瞧,听闻昨夜没睡好,这不就心疼了?丝毫没有计较她发作的事儿。
至于德妃,只好吃下这个暗亏喽。
这般想着,康熙继续道:“遣人去一趟永和宫,赏赐布料并一柄玉如意,瞧瞧德妃如何。”
话语里面,少了丝热度。
嫔妃间的勾心斗角,他基本明白几分。是德妃不甘撞衣,暗示得请萨满驱邪,弯弯绕绕的,不似宜妃直白,两厢一比较,就落了下乘。
皇帝重新拾起奏折,忆起云琇的话,轻笑一声。
尖牙嘴利的,说的还挺对。
——
云琇回到翊坤宫,刚醒的四公主伊尔哈在奶嬷嬷的带领下来了正殿,软糯糯地给她请安。
伊尔哈与胤祺同龄,大了几个月而已,面颊粉嫩,玉雪可爱,半点不见骄纵,很是懂事。
勒贵人云舒和云琇一母同胞,容貌自然不差;伊尔哈继承了勒贵人的样貌,与云琇也有三分相像,有了美人胚子的雏形。
“宜额娘。”伊尔哈行过礼,牵着云琇的手问,“宜额娘因为昨夜惊醒,精神不佳吗?”
云琇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心下思绪万千,语调温柔:“惊醒是惊醒了,不过,见到我们伊尔哈,宜额娘就格外精神了。”
伊尔哈抿唇一笑,眼睛亮晶晶的。
云琇叫小厨房做了点心来,趁着小姑娘小口小口咬着的空隙,倚在榻上,仔仔细细地问了奶嬷嬷伊尔哈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