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嫁_作者:汝归(12)

2018-03-10 汝归

  可怜那鹤发的老大夫,大半夜的叫人从床上拖起来。扰了大半条巷子的人家,还险些惊动夜巡的巡城府士兵。

  老郎中姓何,一贯给国公府上瞧病的,家里儿子媳妇十几年前就没了音信,只剩下一个孙子,由他来养。如今算来也有赵宣这般大的年纪了。多年来,国公府没少接济帮助。

  应着心中感激,何郎中叫孙子也跟着姓赵,一直跟在赵岸身边做事。

  闹上半宿,叫人抓过药才算消停。赵宣睡得不安稳,长公主就陪着。赵宣从小没有乳母,因为长公主怕孩子与自己生分,所以事事都是亲力亲为。

  赵宣这次风寒来势汹汹,在床上躺了几天,用药吊着才得好。为了这事,长公主特意进宫一趟,曹满自然知道的都说了。

  事情捅到承安帝眼前,他要给长公主一个说法。便将杨贵人等凡是在场的都给罚了。只有孙淑妃没什么事,得一两句训斥算是完了。

  归宁侯府这几日递了帖子来,点了名是送到东跨院的。昭娘小步移进来说:“大姑娘,门房那里呈了拜帖来,说是给您的。”

  赵宣靠在榻上,伸手接过来,翻开瞧瞧。转而对染香说:“你去将二姑娘请来。二房里面是非多,你性子最为稳妥,我也放心。”她将帖子放到枕下压好,也跟着躺下来。染香领了命,福礼退出去。

  这一等,倒是把赵宣给等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问染香在哪,昭娘来给拉拉被子说:“染香姐姐已经回来了,瞧姑娘睡着便没有来打搅。已经酉时了,姑娘可否要用膳?”她微微将窗户开了一条缝。

  赵宣点头,躺了一天,虽说没动,却有些格外的乏累。长公主不允她下床,晚膳依旧是在床上用的。吃的差不多了,昭娘上来收拾碗筷。赵宣叫住她说:“你一会儿叫染香来回话。”

  昭娘的身形一顿,抬头说:“大姑娘,染香姐姐这会子怕不方便。天又晚了,明日再见吧。”她收拾完了,急急的要退下去。

  赵宣想想也知道生了什么事,定是二房那头又生了什么幺蛾子。她面露愠色道:“我屋里的人,是旁人能轻易欺负的吗?你叫她来见我,否则便不用认我这个主子了。”她气的连连咳嗽,昭娘才发觉严重,忙道:“姑娘别动气,奴婢这就去。”

  染香刚上过药就过来了,她的额头磕破了皮,口子很大,足有小指般长短。染香行礼说:“见过姑娘。”赵宣皱了皱眉头说!“你走近些。”她又将那伤仔细的瞧了瞧,问染香:“谁干的?!”

  “姑娘,奴婢皮糙肉厚的……”她话还未说完,就听赵宣冷冷的放下手中的书说:“我最不爱听这些个话,你也伺候我不少年了。往日我是个什么性子,你一应权当记不得了。但从今日起,我便要端起嫡长女的款来。二房是个什么东西?都打上门来了,还不准人还击吗?”

  她从床上坐起身说:“你只管一五一十的说清楚,我自有定夺。”

  染香咬咬唇瓣,捏紧了拳头。身为奴才,本是不该撺掇着主子们之间不和的。但……她闭了闭眼,豁出去一般道:“奴婢今日奉了命去二房请二姑娘,可才进了偏门,几个姨娘就围上来一通打听。知道奴婢是来请二姑娘的便说什么也不让奴婢进去。奴婢看不过,顶了几句。她们竟动起手来。后来见奴婢一头磕晕在柱上,才算散了。”

  赵宣点点头说:“你这算是破相了,先梳个刘海掩一掩,只盼着日后别留疤才好 。你先回去好生歇着。”

  染香又福了个礼,转身退出去。

  —————————————————

  次日清晨,二房里几个姨娘正聚在廊间闲聊。

  “我说的吧,打了个奴才而已,大姑娘哪会为她出气?”另一个接上话说:“大姑娘说白了也只是个姑娘,咱们老爷会怕她一个丫头不成?”说着几人纷纷笑开来。

  不小一会儿,就从门口一路传了消息来说:“大姑娘到访。”话还没传到二夫人赵齐氏耳朵里,赵宣就已近了正门。

  这时候赵赵齐氏正在喝早茶,二房一贯喝的是甜汤。她瞟见赵宣便笑着放下勺子说:“宣姐儿病好了?怎么也不去瞧瞧你母亲?反倒先来我这里?”

  赵宣给赵齐氏福了礼说:“给二婶见安。侄女这回来也是实在看不过二婶您叫人蒙在鼓里,连带着二妹妹也吃亏。”赵齐氏最是个争强好胜的主,半点吃不得亏,忙拉了赵宣坐下问:“好侄女儿,你快同二婶说说,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