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邜之前一直是赵宁屋里的人,后来送来给赵宣使唤了。赵宁咬着唇,素郤是自己送来给赵宣下绊子的,轻易怎能领回去?她双手交叠再膝前说:“人既给了大姐姐断没有收回去的理儿,不如先叫她回去,隔几日再换个伶俐的来替了她?”赵宁说着瞪了素郤一眼。
素邜一顿哆嗦,垂头后退了半步。
赵宣知道太夫人娘家兄长是太子太傅,出了名的护短,不好开罪。语气也软和下来道:“二妹妹还是别烦心了,叫老太太知道你总往我这东跨院里塞人,还以为我欺负你哩。”
赵宁到底也只是十三岁的姑娘,没历得什么风浪和腌礸事。只当她是在湖里受了冻,连说上许多抱歉之词。
今日是赵宣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日子,赵齐氏央着太夫人赵安氏要让赵宁一同进宫见见世面。赵宣不好弗了赵安氏的脸面,答应下来。却叫赵宁给推进了湖里,一通好冻。还冲撞了佟瑶贵妃,得了训斥。白不是她是长公主的女儿,承安帝的外甥女。不然以贵妃娘娘的性子定是要闹到御前,生出不少事来的。
赵宣懒得同她在这里扮好人,打发染香包了几碟玉芙糕给赵宁。赵宁叫伶枝接过便带上素邜告辞。
☆、第2章 定国公府
二、定国公府
赵宣想着练一会儿大字。才叫丫头摆了笔墨,昭娘就传了话来说:“大姑娘,老太太叫您走一趟静安堂。”
赵宣提笔的手一顿,大滴浓厚的墨汁就顺着鼻尖滴在宣纸上,印出一团墨迹。
太夫人找她准没什么好事。但还碍着个祖孙的名头,只好放下笔领上染香往静安堂去。
静安堂近二房,是国公府上一处宽泛的院子,堂里还安了一座小佛堂。但要说赵安氏却不是什么心善的主儿。
定国公府如今是大房当家,国公爷赵渊还是世子时就同恭顺长公主定了亲。后来成婚只得赵岸与赵宣一子一女,未曾纳妾。太夫人赵安氏是老国公的继室,生了二房老爷赵连与三姑奶奶赵意。
赵连娶的是庆阳知府幼女赵齐氏。生了两个女儿赵宁还有远在秦山书院的赵淧。二老爷是个泼皮,后院里女人庶子一大堆。偏他又是个管生不管养的,全权丢给赵齐氏,自己在外头依旧快活。没少惹出过是非来。
三姑奶奶赵意的婚事托了赵安氏娘家兄长安旗稹,讲的是他的一名门生。吴姓,隆兴三年进士。后屡试不中,举家迁回了宜治祖籍。赵意自然也跟着走了。
三房老爷赵临是妾生子,只娶了个秦姓的商家千金。膝下一对龙凤胎儿女甚是讨喜。男孩唤作赵顷,女孩唤作赵宜。
因着大房三房,连同嫁出去的两位姑奶奶都非赵安氏所出。所以没什么感情。当初原配赵王氏一死,赵安氏就被扶了正。对着赵渊和大姑奶奶赵珏、二姑奶奶赵玥就是一通打压。倒没怎么把赵临看在眼里。
几个人少时没少在她手上吃过苦头。还险些将两位姑奶奶给草草嫁了。最后还是原太夫人赵王氏娘家兄长大理寺卿出面,才不算吃亏。大姑奶奶入的淮王府做正妃,二姑奶奶嫁于五城兵马司总将林湍。
到时几个丫头正围在院子里跳百索,见赵宣打游廊过来,忙收了百索福礼说:“大姑娘安。”
赵宣只点点头。曹嬷嬷听见动静从里头掀了帘子出来说:“太夫人在里头等了。”她又打帘子进去,半点没给赵宣脸面。
丫头怕赵宣拿自己撒气,战战兢兢的上前打了帘子。赵宣才垮了门槛进去。守在隔间的婆子回头瞧见赵宣,一个激灵就扭头朝里间喊道:“大姑娘到了。”
这一声过,里头才又出来个像模像样的婆子殷切福了礼讲:“给大姑娘见安。”她穿深红的褙子,似乎是今年年初从南边运来的水绸料子。赵宣仔细看了,心里认出这婆子是赵安氏打娘家跟来的。夫家姓安,赵安氏远房的一门穷亲戚家。
她斜睨了安嬷嬷一眼,径直朝屋里去,便看寿榻上坐着位半老妇人,暗蓝色的夹袄上绣的是祥云仙桃。一张保养甚好的面颊上挂了笑意,连带着那双狭长的眸子都蒙蒙的叫人看不清。
赵宣浅浅的福礼说:“老太太万安。”
因着不是亲生的,所以大房上下都只称赵安氏为“老太太”。两位姑奶奶觉着好也这样叫。连同淮王府和林家回回来了人也喊“老太太”。他们两家都是瞧不上继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