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嫁_作者:汝归(78)

2018-03-10 汝归

  赵祀点点头,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昶再次作揖说:“长婿李昶,见过族长。”他欣长的身子微躬,墨发便从肩头垂下,贴在胸前。俊朗的脸上盈了几许笑意。

  赵安氏站在一侧扶着赵齐氏的手说:“这还没成亲就一口一个“小婿”的讲着,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国公府有多没规矩呢。”她在祠前站的久了,满头的汗,赵齐氏便用帕子给印了印,赵祀拧眉,英武的脸上多出几分不快,喝斥道:“赵安氏,闭嘴!”他是已故的老国公的长兄,对尊卑、嫡庶一向看得极重,是以赵安氏一个妾室扶正的太夫人,他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

  赵安氏悻悻的闭了嘴。她也是实在畏惧赵祀,族长管理族内一切事物。往年老国公还在的时候,她也曾处处以赵祀为尊,小心翼翼的讨好着。但赵祀完全是油米不进,时日久了,她也就心大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太太又出来作死了。

  这一章狗粮撒的怎么样?

  马上就七夕了,让我们男女主也过一下节啦。

  七夕那天会有七夕小剧场哦。

  撒花花~~~~~~~~

  ☆、第47章 开祠

  四十七、开祠

  赵安氏如今在子女面前被下了面子,只干巴巴地催道:“人都到齐了,就开祠堂吧。”

  “族长等一等。”长公主怀了近五个月的胎,她托着后腰上前说:“今日既是要开祠添名,不如将我这未出世的孩子也加上去。省的四个月后再麻烦,族长一路从江西过来也不方便。”

  赵祀点了点头,叫家丁开祠锁说:“也好,可惜我就不能来瞧这个侄孙子一眼了。”他朝前走,赵渊靠近来,扶住恭顺长公主说:“咱们把孩子的名字给族长吧。”长公主抬抬手说:“一早就准备好了。”

  言隰呈了个木托上来,赵祀拿起木托里的那一块红绸瞧了许久,不禁笑说:“好!好名字!天之方难,无然宪宪。万邦为宪,公主这一胎怀的是个男孩?”

  长公主点点头,承了情讲:“找了几位太医来瞧,都说是个小子。”

  说话间,祠门已开。其实往日家中孩子们犯了错都是来归祠堂的,只是嫡长女成亲是大事,请了族长来,事情自然就要十足的按规矩来办。

  赵宣同李昶并肩走在前头,赵祀站在左侧,众人都远远的立在门口处。他点了六柱香分给赵宣与李昶,朝祖宗排位一拜后说:“长女,长婿,跪————!”

  赵宣李昶捏着香的低端,跪在团蒲上。那手微微的发抖,赵宣用余光看看李昶,他上身杵地笔直,瞧着手中的三炷香,俊朗的面颊上是凝重,凝重之余,又有些……欣……喜?

  李昶突然偏过头来看她,赵宣来不及收回目光,僵着无措。阳光打在李昶的脸上,柔柔的,变得温和起来,好像不再刺眼。他的脸,就近在咫尺,眉眼都是刀刻出的一般棱角分明,但只要他的唇勾起笑意,所有的棱角都显得柔和起来,像是一尊神邸,用他的谦和将人包围。

  手上传来温热,赵宣低头。李昶的手掌裹住她的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比赵宣的大上一圈,掌心有一层厚厚的老茧,粗糙的磨锉着她的手背。温暖又厚实,可以消去心里的畏惧。

  李昶松开手,赵宣只愣了几秒,立刻抬头去瞧赵祀。赵祀最是注重礼节,李昶这样怕是会惹他不悦。

  她看见赵祀板着脸,心里一紧,随后赵祀又笑了笑,继续说:“叩首!”

  赵宣自小就没怎么见赵祀笑过,他一直是孩子们心里最古板迂腐的老头儿。赵宣偷偷的抿着嘴唇偷笑,叩下去。

  “再叩首————!”

  “三叩首————!”

  “敬香,拜————!”

  赵宣,李昶一同起身,将香插在香炉中,双手合十,拜了拜。

  赵祀从牌位下的暗屉中抽出一本足有一掌厚的簿子,这还是赵宣头一回见到族谱。她看着赵祀沾了墨,将李昶的名字一笔一划的写在自己同排的左侧。两个名字并排显现在泛黄的宣旨上,赵宣弓着身子抬手想捂住自己的心口,她吸了几口气,终究是垂下手,慢慢叫自己平静下来。

  而后,赵祀又翻到前几页给赵宣下面添了“赵宪”二字。

  暮时,李昶需得回府了,长公主硬是推着赵宣去送一送。府门口,家丁正一箱一箱的往里抬聘礼。赵岸刚领着赵止从神机营回来,他远远的朝李昶拱拱手,踏进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