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嫁_作者:汝归(87)

2018-03-10 汝归

  她提着裙摆,尽量踮起脚尖, 不让自己沾到尘土。渐渐的,走过转角, 眼前出现了一座小院, 干净整洁,不像是少有人来的样子。赵宣将广袖下的一摞佛经拿出来,放在殿中央的佛像下首, 她掀起裙角跪在团蒲上, 瞌眸拜了拜。忽而听得身后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她回头,没有瞧见人影。

  心头正狐疑着, 一道声音突然从左耳穿透耳膜:“郡主在这做什么?”

  赵宣猛的后退,摔坐在地上。她看见君霖单膝蹲在自己的身前,如墨的长发披在身后。那双眼睛, 大约是桃花眼,只是看着你都叫人觉得眉目含情,但又有些像丹凤眼,赵宣分不清了。他的鼻梁像山峦下划下的一角,坚毅挺拔。

  “五殿下万安,臣女在这里求求佛祖。”赵宣匆忙起身,垂首福礼。君霖站起身,抖抖袍子说:“正巧相逢,便是在下与郡主有缘。”他说着话,脚步却是慢慢靠近,直到将赵宣逼至墙角。

  赵宣咬着牙,面上却还是笑说:“我与五殿下是表兄妹,本就是缘分使然了。五殿下不必强调。”她被逼到无路可退,抬手抵在他的胸前,保持着距离说:“殿下是不是忘了用膳?我瞧着怎么站不稳了?不如我帮您去找太医来瞧瞧?”她看着君霖的眼睛,缓缓移动身体,脱离控制后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君霖看着赵宣慌慌张张的背影,薄唇悄悄勾起了一抹弧度。他抬步走到佛像下,拿起那一摞佛经来回看了两遍。又转身拿起院里的扫帚,四下打扫起来。

  再说李昶,他一路快马加鞭。行到汝南一带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夜里。他披着黑色的披风,与暗夜融为一体。风像一只隐形的手,撩动这马队的身形,在月光下映出影子来。

  “还走得动吗?”李昶紧了紧缰绳,回头问徐卫,徐卫走到他身侧道:“爷,咱们都赶了一天的路了,大伙打昨儿晚开始就没合眼,这舟车劳顿的,您看……”

  李昶疲倦的闭了闭眼睛,好半会儿才说:“我先走,你们在后头歇一夜。”他抬手拍拍徐卫的肩膀,双腿加紧马腹,就朝前奔去。

  夜里寒冷,众人与他都需要休息,但是母亲的是容不得耽搁,他要早日看到母亲才能安心。

  骑马行了十里路左右,迎面撞上了一行队伍,他们逆着光前进。领头之人仔细瞧了瞧,见是李昶,隔了十多步,就翻身下马,“扑通”一声,重重的跪在地上,道:“迎见世子!奴才等,为夫人……送!丧!”他喊的慷锵有力,但是任能听出那声线抖得厉害。

  几十人的长队,乌泱泱的跪了一片。李昶在马上险些坐不稳,他愣了好久,猛然翻身下马,朝着对面跑去。跑了一半又定在原地不敢上前,拳头握了又握。

  他迎着马灯,看见洁白的丧布,看见那一棺在人群中若隐若现的楠木棺材。披星戴月赶了两日的路,李昶脚下发软,身形晃了晃。幸好徐卫不放心,领着队伍赶上来,即使扶住李昶,喊了一声:“爷!”

  “我没事。”李昶抬手推开他,英挺的眉中染满倦色,他迎着风掀开袍子,笔直的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宁叔,我想再看看她。”李昶站起身,拉起领头的中年男人。宁叔一双手扒拉住李昶的袖子,哽咽不止说:“世子,已经定棺了。是老奴不好,叫书信在路上耽搁了,世子也没能见上夫人最后一面。”李昶往后踱,一步一步沉重哀痛。他在棺材前停下,轻轻抚上上好的棺,侧头问:“我娘她……留了什么话没有?”

  宁叔随后从胸口翻出一纸书信道:“夫人去的前一天写了信,老奴不认得字,只听夫人在榻上一直念叨说想要见世子和姑娘,还想……见见伯爷。一直到天亮,最后……”他捂住自己的嘴,好半天才稳定情绪说:“最后喊了一声世子的名字就断气了。夫人的念想生前不能实现,奴才就叫人抬上棺材一路进京。”

  李昶展开叠的平整的书信,上面的字体,就像幼时母亲握着他的手写出来的字一样,不算好看,但独有一种风韵。他看完又讲信纸叠好收进怀中,终了,斩断流连在棺木上的目光,上马说:“徐卫,你先行回府报信。办……丧……”他的长发被夜风吹的肆意乱舞,在周身纷飞开来,他一个人挺直了宽广的背,走在最前。缓缓扬起手,大声说:“启程!迎夫人灵柩,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