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已至_作者:漠溪mx(125)

接下来的日子,时祯不知道从第几天开始,习惯性地主动给朗亦秋发早晚安,没有其他想法,也许单纯希望做回朋友。

幸好,对方似乎抱着同样的心态,每天一个早,一个晚,再无其他。

便已足够。

但是,此时此刻,耳边萦绕着缠绵的歌声,时祯忽然觉得,曾经只留给一个人的地方,某个小小的角落里,有颗种子,像是正在破土发芽….…

......

转回另一边,城隍庙失望而归的戚半夏并没有放弃,托朋友把梦中作法的男子根据她的描述画成图像,利用强大的关系网寻人,依旧无果。

代价是什么?该怎么办?戚半夏接连几日忧心忡忡。姜白芷自然能够察觉她的异样,医院别墅两边跑。如果第二天休息,晚上她会宿在病房;第二天上班直接回别墅,毕竟特需病房看护的水平还是能让她放心。

至于口罩加工方面,两个工厂的日产量至少30万只,戚半夏不敢过于大张旗鼓,害怕引起相关部门注意,造成恐慌。

姜白芷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医院这边她也没有声张,一切如常。因为据后来所知,呼吸与重症医科主任已经将情况上报,等候进一步的安排。她只需要和普通医生一样,正常上下班,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千叮咛万嘱咐赵若若。

“师父,我们去病房偶尔会戴,在办公室一般都摘下。”

姜白芷严肃道:“必须戴上。”

赵若若不解:“为什么?“

“最近呼吸内科肺炎发热的病人是不是增多?“

“师父怎么知道?“

姜白芷哄她:“认识你们科室的主任,随口聊了两句,总之记得戴口罩,回办公室,回家都得洗手。”

赵若若深信不疑地照做。

一月下旬,姜白芷把姜陆华转去私立医院。21日医院接到通知,开始“三区两通道”改造,24日清空所有普通病人,作为燕阳市第二批专门收治肺炎患者的医院。

1月24日,农历除夕,清晨六点一刻,天蒙蒙亮。

戴着口罩,整装待发的姜白芷站在门外,深深凝视着距离两米,同样戴着口罩的戚半夏。

“我等你回家。”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白芷不许她靠近,不许亲吻,不许一切亲密动作,晚上也是分房睡。只因为她最近接触大量的发热病人,疑似的,确诊的。

“晚上早点睡,不用等我。”姜白芷说完最后一句话,转身夺门而去。戚半夏远远地望着她的背影,眼睛舍不得挪开。

肿瘤科不属于普通病科,医生留守三分之一,剩下的安排去发热二病区,姜白芷自告奋勇报名。当天上午,患者蜂拥而至,二病区62张床位住满病人。

看着拥挤的市民,护士焦急地吼:“试剂和床位根本不够,怎么办?“

姜自芷穿着防护服在走廊寸步难行:“先问症状,带他们做肺部ct。"

“姜医生,患者,女,67岁,双肺出现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

姜白芷瞧了一眼瘫坐在墙边的病人,即刻道:“收治。“

中年男子中气十足地喊:“唉,为什么不收我,收她?我先排队。”

“事有轻重缓急,你的ct报告呢?“

男子递给她,姜白芷两秒后还回去:“轻症,先等等。”为了避免冲突,她再次抬头,语气和善地解释,“都是同胞,互相体谅。”

男子到底还是闭了嘴,安安心心排队等床位。

按理说,实习医生不在统筹调配的范围,赵若若腊月二十八便被家人三催四请叫回去。腊月二十九,她又趁着燕阳没有封城,火急火燎从老家偷骑电瓶车赶回来,一路充电三四回,平时开车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让她骑了快两天。

大年三十下午六点,经过申请,分配到发热二病区的赵若若碰上正在吃饭的姜白芷。

姜白芷动容:“你怎么跑回来了?“

“师父,干大事,少不了我。”

“吃饭了吗?”姜白芷把碗里另一半没动的饭分给赵若若,弯着唇道,“戚老师差人送的。"

“我吃!”

“姜主任,23床病人有情况。”她们立即撂下扒了几口的饭,戴上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小跑过去。

“氧合指数?“

“小于100。”

姜白芷和另外一位医生通过商量决定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以前三四个医护人员就可以帮忙翻身。如今患者身上插的管子多,加上他们的防护服厚重,姜白芷通知护士叫人,最后八个人才把患者安全翻身。

“还好,没有迟。”赵若若的护目镜晕开一层雾气,刚准备脱下乳胶手套,取护目镜擦拭,姜白芷已经帮她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