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季雨菲板着脸又开始看窗外,便不卖关子赶紧解释:“也幸亏是被公主碰到了,要不然,可就浑身说不清了!”
怎么,这是在讽刺人么?季雨菲转头又冷冷地看了回来。
“是这样,”既然今晚务必把此事交代清楚,谢宜江也痛快,立马开始介绍那位姑娘的背景:“公主看到的那位姑娘姓王,是宣抚使王应钦家中庶女。”
这话一说,谢宜江就看到,对面三位姑娘的神色都变了,变得有点古怪。
然后三公主恍然大悟一般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说了句:“宣抚使,宣抚使!哦,原来是宣抚使不是宣抚副使!”
谢宜江自然一头雾水,好在对面那两位姑娘也不藏着掖着,先是他家清妹妹看自己的目光忽然就变回了往日那熟悉的柔情似水的样子,然后有点不好意思似的推了下旁边的三公主:“反正都是你弄出来的事儿,你自己跟宜江说!”
于是接下来,尽管谢宜江自认如今定力还算可以,听了三公主那匪夷所思的叙述,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偏偏人家还是公主,所以之后也只能回了句:“竟还有这样的事!”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谢宜江便接着说了此事的前因,算是把整个事情给交代清楚了。
原来就在近段时间,谢宜江回忆说是王应钦邀他去家中赏桂,毕竟是顶头上司,加上自己又确实一个人在此地,便带了节礼上门赴宴,反正中秋快到了。去了之后发现就他一个客人,谢宜江也不以为意,想着应该是王家人体谅他孤单过节,王应钦也在席间说把他当子侄看待,让他不要拘束,于是宾主尽欢。
中间那王小姐跟着女眷们出来打桂花,因着人多,倒也不算扎眼,何况,谢宜江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特意跟对面的俩姑娘解释了下,说一来打桂花回去做桂花酒确实是中南道当地过中秋的一项传统习俗,二来那王小姐本来也就在女眷队伍里,根本没有到他们酒席这边来,所以当时压根儿就不知道有王小姐这么个人。
至于这件事为什么后来又变成了王小姐到他府里去了呢,谢宜江又再次说明,说是当时在王府席间不知怎么的,王应钦自己说注意到谢宜江有往桂花林那边看,觉得他一个京城来的,可能对打桂花做酒这种习俗感到好奇,便主动把他这位庶出女儿叫了过来,让她对谢宜江解释了桂花酒的做法。
谢宜江虽然其实并没有注意到王小姐,但当日那一群女眷他自然是看到的,因着在场人多,以为王应钦是随意叫了他女儿过来询问,便也就客气地回复了几句,没想到中秋过后,那王小姐就上门来了,说是受她父亲所托来送谢大人想要的桂花酒,当然,这桂花酒是她亲手做的。
既然是代表王应钦来的,鉴于男女有别,虽然对王应钦此举觉得有点不妥,谢宜江也不好贸然不接东西直接撵人,毕竟那是他什么,只接了那桂花酒并很客气地派人专程送王小姐回了府。
说到这里,谢宜江也是诚恳地进行了道歉,说自己当时其实应该多想一下的,但却只顾着人情往来,事后还给王家客气地送了礼表示感谢。
听到这里,三公主和季雨菲对看一眼,彼此已经心中有数了,看来这位王应钦王宣抚使是对谢宜江这位副手动了心思,想让自家庶出女儿拿下他呢。
谢宜江说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尴尬的,不过没办法,事情的前后经过还是得说清楚,便继续鼓起勇气顺着刚才的桂花酒往下说,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回了礼,结果今天那王小姐竟然又来了,说是她父亲觉得礼物太贵重了,便又差她给谢宜江送了些吃食过来。
鉴于正是今日造成了误会的局面,谢宜江说得也详细一些,说临近中午时那王小姐才到,说是送吃食过来,但中间倒也特意跟他说了,说这吃食确实是自己做的,但是在她父亲的吩咐下做的,并没有别的意思,并说每次来都不是自己本意,希望谢大人能谅解则个。
谢宜江的本意是想借此说明人家王小姐对他没那个意思,当然他自己更没有什么意思,当时听了王小姐的话,也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又不想再派人送她到家,便自己主动送到了府门口以全礼节。
结果也真是巧,那一幕竟然刚好被从天而降一般的三公主给看到了,看到了还不算,本着对穿越小伙伴负责的精神,三公主竟然又悄悄跟着那王小姐去了首饰铺子,这才有了后面多出来的事情。
好在季雨菲也不是个多想的人,听了谢宜江的一番解释,再想到三公主当时在首饰铺子里偷听到的王小姐主仆的对话,怀疑彻底打消了不说,之后更是主动把那王小姐对父亲不齿的话转述了一遍,想着大家一起来揣摩下,这王应钦到底怀的是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