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吏_作者:长生千叶(466)

公子冯这幅模样,也吃不下甚么,便说:“太傅别忙了,冯如今没有胃口,太傅忙了也是白忙,还是不要劳烦太傅了。”

祁律笑着说:“不劳烦,而且这顿饭宋公子一定要赏脸才行。”

公子冯实在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便点点头,说:“即使如此,那就有劳太傅了。”

祁律要离开,公子冯还想来送,祁律让他躺下,说:“好生歇息就行了,不用送。”

说罢,祁律赶紧离开了公子冯的屋舍,直接往膳房去了。

祁律进了膳房,看了看食材,如今刚过了午膳时辰,因此膳房里正清闲,膳夫们全都去用膳,并没有什么人。

祁律走了一圈,找了一些食材过来,竟然大部分全都是鱼鲜,然后挽起袖袍,净了手,便开始准备膳食了。

祁律今日要做的膳食可比煲仔饭复杂得多,是一桌——全鱼宴。

清蒸鱼、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酸汤鱼、鱼羊鲜、炸鱼皮、炸鱼饼、松鼠鳜鱼、剁椒鱼头、鱼头泡饼、金齑玉脍、鲜鱼饺子、双拼烤鱼、鲫鱼豆腐汤、青菜鱼丸汤、香烤鱼豆腐……

这年头虽没有辣椒,但正好大家也不是很能吃辣,所以用藙子直接代替了,剁椒鱼头的剁椒祁律也用藙子代替了。

清蒸鱼鲜嫩原汁原味,红烧鱼家常可口,酸菜鱼开胃,水煮鱼辛辣刺激,炸鱼皮酥脆焦香,没有一点子的腥味,还有香烤鱼豆腐这样的小食。祁律在鱼鲜的食材中找到了一些特别新鲜的,便准备做成玉脍。

金齑玉脍这道菜或许听起来很陌生,并不像红烧鱼、水煮鱼一般听起来耳熟能详,其实金齑玉脍也是古代的名吃。

脍是切得很薄的鱼肉的意思,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生鱼片。生鱼片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春秋时代便出现了生鱼片这种吃法,而且还有专门的处理和腌制方法,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古代人讲究养生,因此处理生鱼片的佐料和食材也会变化,十分讲究。

而金齑玉脍则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道名吃。传说隋炀帝杨广有一味很喜欢的佳肴,被称作“东南佳味”,便是这道玉脍了。鲈鱼的干脍在水中泡发,然后淋干水分,摆在盘子里,加入调料和花瓣搅拌,鱼肉洁白,花瓣姹紫嫣红,隋炀帝吃后赞不绝口,因此赐名金齑玉脍。

不过后来金齑玉脍经过演变,已经不是生食的玉脍。

祁律眼看到如此新鲜的食材,便想到了金齑玉脍最原汁原味的吃法,立刻叫令人准备了一些冰块,准备做玉脍的时候用冰镇着。

如今的天气还有一些热,镇着冰凉的冰块吃玉脍最好不过,又清凉又可口,还能通过冰块降温,再好不过。

祁律忙叨了一下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鱼食,虽不能说已把所会的鱼食全都做了出来,但起码做了一些最经典又最家常的吃食,咸甜辛辣,各种味道都有。

姬林忙完了政务,眼看着太阳便要落山,他已经晾着宋公与夷好几日,心想着也该去圄犴看看宋公了,准备叫祁律一起去圄犴走一趟。

寺人很快过来回禀,说太傅不在屋舍,在膳房忙碌呢。

姬林说:“太傅又去膳房了?”

寺人笑眯眯的说:“正是呢!太傅去了膳房,听膳夫们说,做了好大一桌子鱼鲜呢!”

姬林还以为祁律去膳房是给孔父嘉做菜去的,这些日子祁律为了拉拢孔父嘉,每日都坚持给孔父嘉理膳,说实在的,天子是十足吃味儿的。

如今姬林听说祁律又去了膳房,还以为他又是给孔父嘉理膳去了,不过寺人却说:“小臣听说,太傅并不是在给宋国大司马理膳。”

做了一堆的鱼食,而且不是给孔父嘉理膳?姬林心里立刻便欢心起来,这么一堆的鱼食,总不能是给公子冯吃罢?那一定是给寡人吃的。

姬林也喜欢吃鱼,鱼肉鲜美,姬林喜欢吃鲜嫩的东西,不喜欢吃太柴或者太老的肉,所以异常喜欢鱼肉,听说祁律中午便去了,做了一大堆的鱼食,心里那叫一个欢心。

天子克制着自己的笑容,咳嗽了一声,说:“即使如此,那便不要打扰太傅了,等用了晚膳再去圄犴,也是一样的。”

寺人难得见到天子如此欢心,便顺着话说:“是呢!那天子您再等一等,等太傅来了,小臣便来通报。”

姬林点了点头,说:“行了,下去罢。”

姬林心里想的很美,总觉得这次太傅合该是给自己理膳了罢,这么多鱼食,公子冯又不能吃鱼,轮也该轮到自己了,天子十分爱见食鱼,一想到太傅辛辛苦苦,劳累了一下午给自己做鱼吃,心里真是又心疼,又欢心,忍不住甜滋滋的,仿佛吃了饴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