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青天坐在轿子里,随着东厂太监的脚步左右摇晃,心里惴惴不安。虽然弘治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很好,但人家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是天底下权利最大的人。万一说错什么话,斩头那可是分分钟的事。
“庆王到!”
殿外的内侍整齐地跪下向朱敬守问安。
“免礼。”朱敬守原地站定,等着沐青天从轿子上下来,一起进去。
能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就算外表看起来和蔼老实,肚子里装的可都是七窍玲珑心。来的是两辆轿子,通传却只喊朱敬守一人的名字,大家眼观于心,并不好奇沐青天的身份。
“庆王殿下求见!”
“进。”朱樘端坐在龙椅上,沉声道。
沐青天恶补了宫里的礼仪,进殿后没有东张西望,规规矩矩低头站在朱敬守后面拜见皇上。
朱樘满意地点点头,觉得沐青天是个识大体的,刚想让他们起来,却不小心看到了沐青天腰间挂着的玉佩。
这玉佩怎么瞧着这么眼熟呢?
朱樘:玉佩哪儿来的?
朱敬守:太后给的。
朱樘:同心玉佩?
朱敬守:是。
沐青天可不知道兄弟俩背着他正在用眼神交流,他只听见皇上莫名其妙发出了冷笑。
朱樘:玉佩是给庆王妃的,朕还没下旨赐婚呢,太后那边也不知道。
朱敬守:先戴着,认认主。
“沐青天,上前说话。”朱樘说不过弟弟,就拿沐青天来开刀。
“是。”沐青天战战兢兢地走过去。
朱樘首先问了沐青天的情况,年龄几何,家住哪里,家中有几口人,祖上是做什么的……
沐青天眼皮一跳。
怎么感觉像在相亲问家庭状况??
吐槽归吐槽,皇上问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回皇上的话,下官今年二十又一,家住太仓州,祖籍苏州,家父经商,家中无兄弟姐妹,唯家父家母与下官一人。”
朱樘听完皱了皱眉头,说:“香火不旺,以后怎么开枝散叶。”
???
沐青天不知道朱樘在打什么哑迷,只能附和道:“皇上说的是。”
“不过年龄倒是合适。”
查完户口,朱樘才慢慢悠悠地问到了正事。
“朕听闻你机智过人,破了湖州知府都查不清楚的‘蚕神杀人’案。”
沐青天谦虚道:“皇上过誉了,知府大人光明磊落,下官查案的手段上不得台面。”
“不管如何,能查明凶手都是好的。”
“赐座。”
沐青天松了口气,说:“谢皇上。”
朱敬守也想跟在沐青天旁边坐下,脚刚挪了不到半步就被朱樘喝住。
“你过来朕这边。”
瞧弟弟那个样子,眼睛粘在沐青天身上一刻也没移开过,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兄长了!他朱樘今天就是要做棒打鸳鸯的西王母!
沐青天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从头讲述了“蚕神杀人”的案子,包括背后伍家的故事。
“不错。”朱樘微微坐直身体。
沐青天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很多,抛开自家弟弟这点,不论是品行还是言语,包括样貌都是不错的。
“沐爱卿可知朕此次传你上京,是为了什么?”
来了!沐青天手心捏了把汗,从座位上起来,恭顺道:“下官自知粗鄙,能得皇上赏识已是三生有幸。人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臣定当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若朕要借你一物,你可愿意?”
沐青天瞬间想到曹操和王的对话。
“皇上请讲。”
“朕想借汝头一用,何如?”
沐青天思索片刻,回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要下官的项上人头,下官自然当给,但……”
“但什么?”朱樘来了兴趣。
他用这句话问过不止一个大臣,还有科举中名列前茅的进士。大部分听后惊恐万分,高呼自己无罪,还有很少的人正气凛然,说为皇上而死,死得值得。
前一个是真话,可听着让人不舒服;后一个是假话,听起来更不爽。
唯独沐青天说了个“但”。
“不瞒皇上说,下官怕死,所以下官不愿借。”沐青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以计谋换一条命,皇上以为如何。”
“不错不错。”朱樘拍手大笑,“朕还说庆王独来独往这么多年,怎么偏偏栽在你身上了。”
“如今一见,果然与旁人不同,是真性情。”
沐青天抬起头吃惊地看着皇上,又傻傻转过头去看朱敬守。
“朕此次召你进京,不为别的,只问你敢不敢得罪朝中百官。”
沐青天斩钉截铁道:“若是为了天下苍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