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做县令_作者:招展(244)

“侮辱朝廷命官,掌嘴三十!”

“老老老老爷?!!!”小厮吓得酒全醒了,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望着愤怒至极的马文升。

“你身为公子的贴身小厮,不劝导主人向善,还狐假虎威仗势欺人。”马文升怒道。

不愧是四朝重臣, 讲话也很有深度,三言两语就把罪责全都推到了小厮身上,也告诉看热闹的人,是小厮教唆马,并不是马有意犯错。

“把人全都绑好,回府!”

朱樘听说太后想让沐青天去做太子的伴读,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还特许沐青天可以住在太子东宫,陪太子学习玩乐。

“太后,庆王殿下到了。”大宫女走上前附在周太后耳边说。

太后眼皮一跳,问:“第几天了?”

“回太后的话,十日有余。”

“告诉庆王,哀家今天乏了,不见。”

这小子,以前从没跑得这么勤过,怎么突然惦记起她这个老人家了,跟点卯似的每天跑。

“对了,你再去趟东宫,叫沐青天带太子过来。”

周太后拿着铜镜仔细端详自己的脸,笑逐颜开。

“沐青天还真有些本事,用了他的方子,哀家是一天比一天年轻。”

朱敬守在太后这里吃了闭门羹,转道直接去了武英殿。

“皇上,庆王殿下求见。”内侍小跑进来说。

朱樘放下奏折,满脸冷漠。

“宣。”

“宣庆王觐见!”

朱敬守拎着两盒糕点进来,交给侍候的太监,脱下大氅放在椅子上。

“弟弟拜见皇兄。”

“别。”朱樘挥退宫人,掏掏耳朵瞥了一眼自家弟弟,“每天都说一遍,你不腻,朕还嫌耳朵堵得慌。”

“怎么今天这么早,没去太后那边?”

朱敬守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说:“太后没见我。”

朱樘痛心疾首,早知道他也学太后果断点,不见!

“以前你是一刻也不想待在宫里,最近怎么改性了?”朱樘明知故问。

“要是实在闲得慌,不如早点上朝,也好为兄长我分忧。”

上朝是不可能上的,大好的时间是用来跟卿卿增进感情,不是用来听朝上那些老头子你争我吵的。

“弟弟初来乍到,贸然上朝也是什么都不懂。”朱敬守谦虚道。

朱樘冷哼一声:“不懂?我看你是门儿清。”

“皇兄教训的是。”

太后不知道朱敬守和沐青天的关系,朱樘可是一清二楚。自家弟弟成天往宫里跑,不就是想见心上人,还拿太后和太子当挡箭牌。

朱樘心眼儿一转,觉得有必要利用沐青天在弟弟这里讨点好处。

“你先看看这些折子。”他抬手抄起几份还没有批阅的奏折,精准地扔进朱敬守怀里。

朱敬守表情突变,跪下说:“社稷大事,臣不得涉足。”

“让你看你就看,哪儿那么多废话。”

朱敬守这才放心打开奏折,发现不是有关朝廷的事后松了口气。

“梁芳?他请求上京做什么?”

成化二十三年朱樘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了李孜省、梁芳等一系列奸臣。李孜省下诏狱,梁芳则是被贬去了南京。

“还有其他的,你看看。”

朱敬守又翻开别的折子,发现无一例外,全是问安,话里话外透着想要上京的意思。

若无迁调,年前上京只能是皇上特召,比如沐青天这种,还有就是参加家宴。

有时皇上心情好,想起来有些远调或是已经致仕的官员,念在他们过去对朝廷做出的贡献,就会下家宴的帖子,请他们上京。

“梁芳安分守己许多年……”朱敬守话没有说满,抬头和朱樘对视一眼。

如果不是听说朝中有什么风吹草动,断不会如此大意。

“朕想修建毓秀亭。”朱樘的手有一搭没一搭点着桌子,忽然说。

朱敬守不清楚前因后果,没有接话。好在朱樘也没继续说下去,话锋一转。

“朕今日本还想去看看皇后和太子,奈何有如此多的奏折要批。”朱樘“痛苦”地摇摇头。

“看样子是批不完了,只能等明日再去了。”

朱敬守急了。

太后不见他,要是没有朱樘带着,他是不能随意出入后宫的。

那计划岂不是泡汤了!

“皇兄辛劳,是天下之典范。”这么点儿奏折肯定不在话下!

“唉,难啊”朱樘撑着下巴,眼神往弟弟那边瞟。

……

“梁芳等人实在是可恶,明知皇兄辛苦,还要来搅混水。弟弟以为,这些折子皇兄就不必看了,由臣代为回复就好。”朱敬守咬牙切齿地说。

“好!不愧是朕的亲弟弟。”朱樘笑眯眯地让太监抱来一大摞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