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做县令_作者:招展(313)

不知道是上天相助还是什么,补充完粮草的小王子军队在此时卷土重来,以骑兵架盾先行,至城门下搭建云梯。

池仲容奉命守北城门,还得到了两门火炮。顾帆则率领主力军在东城门应战小王子大军。

混乱中,顾帆听到了震天的火炮声响。

他一把抹掉脸上的血污,揪住斥候的领子大声质问。

“不是说北面没有小王子军队吗!!”

斥候杀红了眼,顾不得什么礼数,大喊说。

“将军,北面的确没有敌情!”

那炮声是怎么回事?

顾帆脸色一变,击退北元大将后快速离开战场,退至身后的鹤翼阵中,想要寻找北城门的传令兵。

“将军,北城门叛变,正在炮轰街巷!”

顾帆一阵眩晕。

“郑启!”

“末将在!”

“带兵,收复北城门。”

“郑”为国姓,郑启则是早年被太/祖赐予国姓的郑家后代,虽说算不上贵族,但身份地位比一般的平民还是要高很多的。

如今大同内忧外患,顾帆非常懊恼,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再仔细核实宣府镇军的身份。

战事持久,小王子军队粮草补给充足,士气高涨。而顾帆的守军则因为多日围困,开始动摇。

戌时,北城门传来消息。

郑将军战死,他率领的三百余人,全都被杀或是被俘虏。

小王子部落似乎发现北城门异动,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向北城门去了。

“尸体呢。”

传令官咽了口唾沫。

“将军,撤吧。”

“大同守不住了。”

顾帆陷入了沉默。

半晌后,他听见了自己干涩的声音。

“弃城。”

“通知全军,往迎辉门方向,退出大同。”

小王子分散去北城门的兵力,正好给了顾帆突出重围的机会。守城军浴血奋战,终于是成功送顾帆出了城。

顾帆出城后,直奔中都,建立最后一道防线。

池仲容与小王子军队正面碰上,倒是杀了个有来有回。

不过独木难支,正当池仲容准备放弃大同时,斥候回报,朱敬守带领的大军正在向大同靠近。

池仲容将计就计,协助朱敬守与小王子军队战斗。

小王子再次被朱敬守击退,大将苏德昂沁毙与朱敬守剑下。小王子大惊失色,连忙指挥军队向后撤退十里。

可池仲容恩将仇报,早在城中布下陷阱,偷袭了入城的朱敬守。

小王子发现大同城内守军似乎已经换了一批人,而且这批人与朱敬守关系并不好。于是他停下攻击,采用迂回绥靖的政策,屡屡派人去大同求和。

一开始,池仲容还会毫不犹豫诛杀北元派来的使者。

不过后来,他被利欲熏黑了心,竟答应坐下来和小王子谈判。

小王子知道这个池仲容想做皇帝,所以言语中处处透着恭敬,直言自己只是想要杀光朱家人,为先祖雪耻报仇,并没有夺权建立新朝的意思。

他还说,如果将来池仲容能当上皇帝,他愿意联合建州女真,一同归顺于新朝。

池仲容答应了小王子,两方休战。不过这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池仲容必须杀了朱敬守,以绝后患。

斥候探查到朱敬守已经进入山林,池仲容大笑着跟小王子保证。

“先前山林中的毒瘴本就是为朱敬守准备的,现在他不请自来,不是正合你我的意思?”

小王子愣了一下,也笑起来。

两人端起酒,用力地碰杯,畅饮而尽。

硕大的酒碗掩盖住了小王子眼底复杂的光芒。

都说中原繁荣、发达,部落中的人都向往着富饶的中原,和他们的文化。

可面前这个中原人,他心狠手辣,不顾同族情谊,连畜牲都不如。

不过有这种人也好,他才能顺利地攻入中原,夺回曾经属于他先祖的江山。

池仲容喝得酩酊大醉,不停做着黄袍加身的美梦。

大同城内火光四起,北元军进城后肆意掳掠。

哭声震天。

池仲容似乎已经忘记,自己起义的初衷,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而他现在却将无数无辜的百姓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咕咕。”

本该在熟睡的严勋礼眼睛睁开一道缝儿,悄悄伸手从地上摸起一块石头。

“嗖。”

两块石子在空中相撞,惊动了树枝上停着的鸽子。

朱敬守冷漠地走过来,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放在嘴边吹出哨声。

鸽子张开翅膀,落在朱敬守胳膊上。

“再敢对信鸽动手动脚,我先剁了你的二两肉。”

严勋礼也不装睡了,翻身跳起来,说。

“既然是信鸽你养那么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