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美丽人生_作者:一曲凌波(184)

2018-03-11 一曲凌波

  这人吧,矫情起来都没边儿了。亏得是在心里说的,要说出来周景然这种不爱做表情的人都得赏宫月娥俩大白眼儿。

  还留下你一个人,你爹你哥是木头桩子啊?还没人疼爱,你外公,舅舅,姑姑啥的,哪个不把你当眼珠子似得?别的不说,就宫长生那样的,恨不得把女儿顶脑袋顶上的主儿,还不疼闺女?

  所以说,人有时候就是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面,自怨自艾的。因为失去了一些东西,而忘记了,实际上自己拥有的更多。

  反正咱们的宫大小姐,这么小伤感完了,满意了,拍拍屁股站起来。

  周景然瞬间有了一种要刑满释放的感觉,领着宫月娥就上路边儿打车。

  这回运气不好不坏,打着个面的。

  所谓面的,就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风靡京城的一种国产黄色小面包车,俗称面的。

  这车是tj产的,叫大发。略俗气的名字,不过照比rb小轿车便宜多了,一辆丰田皇冠最便宜得八万,这大发初一上市,一万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价格的优势,让黄面的迅速占据了bj出租车的半壁江山。

  而且车费也照比轿车便宜一丢丢,皇冠每公里九毛,面的每公里七毛。

  俩人上了车,宫月娥有点不想说地址,可架不住周景然门儿清啊。

  跟师傅说了地址,京城的出租车司机最显著的一大特点,能聊,眼尖。

  一听地址就啧了一声,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上车这两位。

  这女的明显穿的是这男的军装上衣,这是一对儿吧?

  “哥们儿,你可真够疼女人的。”意思这天儿也不咋凉,你就脱上衣给人穿呐。瞧这贫的。

  周景然没咋地,宫月娥倒是迅速瞟了他一眼,然后脸上发烫。

  她也听出来出租车师傅调侃的意思了,看来是把他俩当成一对儿了。

  想到这儿,她那脸就更烧了,不好意思,还有点窃喜。

  好在车里暗,没人发现,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姑娘,才第一次,情窦初开。

  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羞怯。仿佛害怕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她所思所想,看出她对他那一份悄悄萌芽的心动。

  怀春的少女脑海中不断闪过他们从初次见面开始的情景,越回忆,宫月娥就越觉得周景然和自己有缘。

  到底是因为喜爱而觉得有缘,还是因为有缘而产生爱恋,不得而知。只是这份心动,已然让这个姑娘芳心大乱。

  第一百一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上

  在东北的广大农村,九月开始,人们就进入了一个忙碌而又喜悦的阶段。随着秋天的到来,地里的农作物接二连三的成熟,等待着辛勤劳作的人们,去收获自己劳动的果实。

  付出就有收获,爷爷常说,庄稼是不会糊弄人的。你出多大力气,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获得多少收成。

  梨树屯的黑土地,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本山大叔有个小品里不是唱过嘛?土地是妈,劳动是爹,你种啥,啥就往出结。

  九月到十月,这两个月,家家户户都忙着收成。玉米,地瓜,花生,高粱,大豆,过完中秋老老少少,田间地头,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学校放学早,型子就带着二端拎着他俩自己的小筐,上地里帮忙。

  拔完的花生地,有许多漏网之鱼,小兄妹俩一边唠嗑,一边捡落下的花生。然后跟着爷爷,坐在爷爷的带车子上,一起回家。

  收完花生,又收地瓜。兄妹俩照旧帮着捡地瓜,把大的,没受伤的挑到一个筐里。碰伤了的挑到一个框里,另外那些小地瓜崽儿也挑出来。

  没受伤的放到地窖里储藏,可以慢慢吃。受伤的先吃,还可以馏粉条。小地瓜崽儿,奶奶会烀熟了,然后放在太阳下晒成地瓜干,到冬天就成了零嘴儿,又有嚼劲,又甘甜。

  这种地瓜干,可比二端长大后吃的那种商店里卖的好吃一百倍。纯天然,绿色食品。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农村人真的比城里人幸福多了。别说城里头想吃啥都能买到,有些东西,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种高粱的时候,爷爷还会疼爱孩子的种下一垄甜杆儿。甜杆儿学名叫糖高粱,和高粱一样也能产粮食,不过甜杆儿顾名思义,精华在于高粱杆。和甘蔗一样,剥皮之后嚼里面的芯儿,甜得很。

  这也算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零嘴儿啦,只吃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要剥皮的时候割伤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