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_作者:(63)

  没有办法去形容,当谢北杨听到“杀青”两个字时候的悸动。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出演主角的第一部 电影完成拍摄了。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着在电视甚至是电影院的屏幕上看到《古宅》。

  谢北杨对于电影市场的认知还是太少了,否则他会知道哪怕这次比赛是全球性的,但毕竟只是大学生电影节而已,几乎没有搬上大屏幕的可能。

  但秦砚很能理解谢北杨心中的感觉,因为他在谢北杨的双眼之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当年自己拍完人生中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剖开》后,自己也是如此的兴奋,那种感觉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电影这条路上坚持下来。

  就像平时哥俩好一样,秦砚也给了谢北杨一个大大的拥抱,他说道:

  “怎么样?感觉还好吧?”

  谢北杨的脸颊变得有一些微红,这是因为兴奋带来的变化,他的声音甚至都有一点高昂:“感觉太棒了!”

  秦砚笑着说:“之后如果你不忙的时候,你可以到我家来找我,我带你去看看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听到还能够观看后期电影的制作过程,谢北杨激动地点了点头。

  秦砚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一方面是他觉得谢北杨在电影方面有让人羡慕的天赋。

  而且谢北杨的心性也很不错,不仅有悟性,而且也能够沉得下心去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一遍又一遍地锻炼自己的演技。

  秦砚甚至怀疑自己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里,是不是真的有谢北杨存在,否则为什么他完全没有在华语电影圈听到过谢北杨的名字?

  既然这辈子他遇到了谢北杨,他觉得可以再让谢北杨往电影圈里再走几步,看看这个圈子是否真的适合谢北杨。

  除此之外,秦砚还有另外的考虑,那就是之前他已经和谢北杨交流过,有关于情绪习惯这件事情。

  虽然那次交流后,谢北杨已经在努力的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每一次心中的恐惧没有办法压制,谢北杨都会私下找秦砚排解。

  但毕竟治标不治本,现在既然《古宅》已经拍完了,秦砚觉得自己有必要帮谢北杨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接下来他会更加的忙碌,不可能每天去找谢北杨,只能让谢北杨迁就自己。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便开始收拾各种拍摄道具,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片刻不得闲。

第30章 改变

  电影的拍摄过程只是一个原始素材的积累过程,而后期的制作才是把这些素材只作为最终成品的关键步骤。

  2001年电影的拍摄还是主以胶片为主,那在后期制作方面就需要用到胶片剪辑、胶片成影、调试盘等各种剪辑的专用设备。

  这些设备动辄几十、上百万。而且由于过于专业,除了电影制片公司或者是电影学校外,市面上基本找不到拥有这些设备的地方。

  平影之前所给的资金赞助只是明面上的资助,而这些设备的免费使用同样是不可活绝的扶持。

  如果是平时,只要是平城电影学院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得这些设备的使用权。

  但现在电影的剪辑室、后期处理室和拍摄设备一样,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有的拍摄小组为了有多一点时间进行剪辑,更加愿意申请使用晚上的使用时间段。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通宵在剪辑室内过夜,宵达旦、日夜不歇。

  这种时候就看得出简直是专业学校的扶持,对于学生的帮助有多大。

  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基本上不会出现个人参赛作品,都是全球各国的电影学院才有条件拍出完整的参赛影片。

  这原本也是困扰秦砚的问题之一,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却不再存在。

  因为秦砚这一次使用的是DV摄像机进行拍摄,胶片的剪辑方式与限制不再适用于数码储存的DV,绝大部分的剪辑工作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

  秦砚此时正在自己家中的电脑上反复观看自己剪辑的素材,而在他的旁边还坐着两个人,分别是任越和谢北杨。

  在拍摄前,秦砚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成片,他也想好了自己剪辑出来的最终版本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与画面。

  在拍摄过程中,秦砚就已经收集到自己最需要的素材。不夸张的说,只要按照正常顺序进行剪辑,《古宅》的质量都能超过大半的参赛作品。

  不过完美主义者秦砚当然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水准,秦砚现在就在反复进行观看,把自己认为需要调整顺序、可以后期调整的地方全部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