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建设领地_作者:木瓜乙(270)

  这才让京城的老老少少惊掉了下巴, 大街小巷津津乐道谈论的也都是这个痴傻皇子自己跑去凉城送死的话题。也都猜测三五年之后,这人会不会就被夷人给打杀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人意料之外。端王活蹦乱跳的,还走商带回来西域货品, 掀起轩然大,波, 让京城权贵抢破头。

  此时要是有谁还认为端王是傻子, 恐怕才会贻笑大方了吧?

  “什么?这怎么可能? ”马金玉不可置信的惊呼道:“我不相信他能计划得这么深, 如果真有这么可怕的谋算筹划, 他为何不留在京城?反而一意孤行去了边地。若是照父亲大人的说法, 他留在京城, 或许还有一点希望,可边地能有什么好处?”

  “端王以前是真的痴傻,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不过后来痴傻之症好了才有了今日的端王, 他即便是留在京城,端王从小痴傻的过往就不可能有任何机会了。还不如跳出圈子,外面的世界更大,也更能由他发挥。”

  这话似乎很有道理,马金玉也不由点头,但是他却不赞同父亲说的追随端王的话来。“可是,我们马家要等一个机会,京城中不论哪个皇子,都比端王要强吧?跟着端王,我们马家如何才能出头?”

  马思庸站起身走了几步,回头看向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京城是福地也是险地,是!如今众皇子展露锋芒,的确是最好的时机依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现今局势不明朗,究竟谁上位还犹未知,万一行差踏错一步,马家将万劫不复。”

  马金玉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明白父亲大人话中的意思,然心中仍有些不甘。口中喃喃道:“可是,可是,这样的机会,几十年难遇,不赌一赌,如何又知道最后结局?”

  马家虽然家大业大,也只是富户之家,始终没有一个真正能踏入权贵的机会。要知道,当今天下,权贵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再有钱又怎么样?真要是惹到这样的人,只手就能将他们马家覆灭。

  他们马家不是没有想过挤进那个圈子,只是朝廷政令,商贾之家,直系三代不得科举。而想要做官只有科举这一条道走,他们也一直致力于培养旁系子弟读书科举。可是真正的人才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他们马家如今是正两难之地,马家打算的也是趁此机会选一个前途光明的皇子依附。等皇子一旦荣登大位,他们马家自然有一份从龙之功。到时候也就能挤进权贵圈子,马家的荣耀才是真正的开端,经营得好至少百年不衰。

  之前他也是看好三皇子长袖善舞,有能力有势力。因为办差得力,皇帝对他嘉奖过好几次,许多大臣对他也是赞誉有加。风头一时无两,甚至威望比太子还高几分。

  他想着如果能结交一番,搭上这条大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他还没能找到机会,毕竟三皇子不比其他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依附上去的。

  马思庸看透儿子的心思,叹气说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道理你该不会还要我来教吧?”

  马金玉也不是一个笨的,话一点就透,他抬眼看向马思庸,“父亲,您的意思是?”

  “当今天下,你以为最有可能上位的有谁?”书房中没有外人,父子俩的谈话也不可能会被传出去。

  马金玉知道这是父亲大人在考校自己,虽然心中早有答案,可还是仔细想了想方才斟酌着回道:“依儿子看,不外乎太子与三皇子有一拼之力。太子身为元后嫡长子,大燕规矩立嫡立长是历来祖制,也是这样,太子自幼便被立为太子。可是,太子虽然占着位置,然性子太过宽宥懦弱,优柔寡断。这一点十分不讨皇帝欢心,早些年间甚至传出来皇帝私语太子德不配位之言。那以后,朝臣的态度就有些微妙,而太子似乎也更沉寂了。”

  他小心看了一眼父亲的神色,见他神色如常,这才松口气继续说道:“而三皇子性子果敢勇猛这一点颇肖似皇帝,这是皇帝亲口当着众大臣都夸赞过的。加上三皇子母族亲族都是大世家,不论在朝在野支持三皇子的呼声不在少数。”

  “所以,如果是你,你会支持谁?”马思庸直接问道。

  马金玉顿了顿,没想到父亲会这么问。他吞了口唾沫,还是将自己心中的话说了出来,“儿子以为,三皇子行事有度,能力出众。如果支持于他,想来希望是最大的”。

  太子是嫡子又怎么样?不得皇帝欢心又怎么可能长久,自古以来,废太子的又不是没有。下面大臣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自家投靠的主子,什么手段用不上,太子势弱,隐隐被三皇子压过一头。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