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夫郎先婚后爱_作者:穆蝴蝶(39)

  摇摇晃晃走了挺长一段时间,牛车总算走到了东西市分界的石桥前。

  赶牛的老师傅冲方重山吆喝一声:“到地嘞!牛车不进西市,您请下吧!”

  方重山立刻牵住还在目不转睛盯着牛尾巴看的姜然,将人拉下车去。

  赶牛车的老师傅收了钱,往牛屁、股上轻轻一拍,老黄牛扬着灰褐色的牛角,“哞”了一声,慢悠悠的转过身,走远了。

  姜然依依不舍的朝着牛车的背影挥挥手。

  如果说东市最大的特点是井然有序、街道分明,那么东市无疑是混乱与交错的代名词。

  原主向来喜欢骄奢享乐,娱乐中心一直在东市,从来未曾涉足过西市。

  所以一直到过了分界桥,方重山才直观的意识到东西两市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低矮而又破旧的楼房一栋连着一栋,居民的住宅与贩卖的商铺混杂在一起,拥挤不堪又吵吵闹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居然是繁阳城当中的一部分。

  再繁华的城市也有窘迫不堪的一面,而西市就是繁阳城的背面。

  道路毫无规章的交错,以至于误入此间的外乡人常常要在里面兜兜转转迷上好几个时辰的路。

  好在,方重山有个非常会认路,堪称人形导航仪的小双儿。

  小家伙凭借着优秀的记忆力,硬生生在七拐八拐的条条街道中找出了最常去的地摊长街。

  地摊长街,西市最大的贸易商街,街道两侧是破旧的居民平房,来自各个村落的商贩们直接将货物摆放在地上,席地而坐,高声叫卖。

  “就是那家!”

  姜然显然对这条地摊长街熟悉的很,牵住方重山就往里头走,等走了好一截路,停在了一个支起来的小摊前,指着油布上白乎乎的小汤包,兴奋的喊:“闻着味儿就能找着了!”

  小双儿把灌汤包描述得神乎其神,以至于方重山抱了极大的期望,但现在顺着所指的方向望过去,他不由一哂,暗自摇头。

  什么灌汤包,粗糙且厚实的面皮,一看就知道会拉嗓子,里头塞了一小点猪肉团裹着些许汤汁。

  就这?就这也能叫灌汤包?

  方重山深深觉得灌汤包风评被害。

  奈何一旁的姜然兴奋的很,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汤包看,馋的不得了:“真香啊!重山大哥,你快闻闻,是肉香!”

  方重山实在抵不住小双儿而期待的眼神,二话没说的掏出几串铜板要店家包了四个汤包。

  姜然捧着热乎乎的灌汤包舍不得吃,双手捧着送到方重山的嘴边,满脸期待的说道:“重山大哥,你快尝尝。”

  实际上,方重山对这打眼看上去就十分不正宗的灌汤包并不感兴趣,他并不想让小双儿失望,就意思意思的咬了一口。

  并昧着良心的夸道:“嗯,我家小夫郎就是有眼光,果真好吃的很!”

  姜然酒窝浅浅,就着方重山原先咬下的位置吃了一大口。

  嘴巴鼓鼓的塞的就像小仓鼠一样,他心满意足的嚼了嚼,感慨的说道:“真好啊!”

  “要是我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就可以跟他们一样摆到摊子上来卖了,这可比编竹篮子、竹筐子赚钱多了!”

  无心的一句话就像是一道光一样,叫一旁听着的方重山攸然间灵光一现。

  

  

第20章 二十只萌夫郎

  方重山虽然不曾做过小吃铺的生意,但他毕竟是来自未来、号称美食大国的华国人。

  作为采药人,因为职业的缘故,需要常年追逐着季节和山峰。

  因此,方重山去过的地方不在少数,路途上也曾遇到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吃美食。

  别的不说,就是寻常路边摊上常见的烧烤、火锅串串之类,任何一个拿到大安国来恐怕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或许,他可以考虑做一款简单方便的华国小吃来摆摊,毕竟,就连这么皮糙肉厚的不正宗“灌汤包”都能做出不小的生意,华国闻名的地摊美食没道理会在这里输了阵。

  方重山想得出神,以至于小双儿拽着他的袖子喊了好几声没反应过来。

  “重山大哥?”姜然有些担忧,“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愣住不说话了?”

  低头看看已经被咬去大半灌汤包,小双儿颇有几分自责:“难不成是嫌弃我吃的太多了?!”

  将剩下的三只灌汤包默默包好,努力的塞到方重山手上,小双儿蔫蔫巴巴说:“要是重山大哥这么喜欢,这些就都留给重山大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