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就是如此,温老侯爷将爵位传给了儿子,成康帝就下了旨意,让温烈原爵承袭,并不降等。
这可是爵位,如果原爵承袭的话,那等于是多了一代爵位,子孙后代也能多享受一代的荣华富贵。
孙大嫂顿时兴的了不得!
在家里看什么都顺眼的很,就连贵妾,她都亲亲热热的叫起了“妹妹”。
这让贵妾十分惊诧。
宫里头的事情,孙皇贵妃见娘家人,也不是什么秘密,每次都让其他女人看笑话,不过,孙皇贵妃的翊坤宫,却不是铁通一块。
因为孙颖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以及非常手段,管理自己的宫室,能保证跟嫂子的谈话不被传出去,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出了自己的寝殿之外,别的地方,她也没心情清理干净,也没那个能力。
翊坤宫早在除夕夜之后,就已经换了一茬儿宫女跟太监,其中不乏有人安插进来的耳目。
不过孙颖备孕的关键时刻,也没那个精力去清理自己的宫室,不过,成康帝每日都来,给这些耳目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不会真的怎么样,只需要传递一些消息即可,比如万岁爷何时来的?来吃了什么菜?点了什么美味佳肴?或者跟皇贵妃遛弯儿,说了什么话?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用,可是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强。
比如贵妃娘娘,她就有耳目在翊坤宫,知道今日孙皇贵妃见了娘家人,她的耳目说,在寝宫里头说了很久的话,孙夫人走的时候,脚步有些跟跄,脸色不好,不过每次也都如此。
“母妃?”九公主看着沉思的贵妃娘娘。
“恐怕有问题。”贵妃娘娘想了想:“前朝刚弹劾安东王,后宫她就见了娘家人,哪儿这么巧?”
“您是说,皇贵妃娘娘她,在参与朝政?”九公主不相信,一个后宫女眷,参与朝政,多大能耐啊?
历朝历代,参与朝政的后宫女眷,鲜少有好下场。
而且能让后宫参与朝政的时期,多数都是迫不得已的时候。
“你现在不要参与这么多事情,多准备准备,你就要出嫁了。”贵妃娘娘摸了摸九公主的头发:“我的女儿啊,你平平安安的嫁出去,比什么都强,母妃不指望你跟驸马多风光,只要平安就好。”
贵妃娘娘如今对“平安”二字,十分看重。
“知道了,母妃。”九公主有些羞涩。
昭亲王府里,平南王太妃正在整理礼物清单:“给九公主的添妆里,再加一对儿珊瑚宝石盆景。”
“是!”
“再加一整套的瓜谍连绵的床帐,这个吉利。”
“好。”
后头的女人们在折腾,前面的大书房里头,赵仁河接到了安东王的回信,只有两个字:谢谢。
就没别的了,赵仁河看了半天:“啥意思?就俩字,谢谢啊?”
“安东王世子要入京朝见,带着进贡的东西,还有好几封奏折。”李钊道:“看来,安东王还是够聪明,派了自己的世子进京,这下子,皇上肯定高兴,他慧眼识臣子,知道安东王不会造反。”
“那就好,起码不能给朝廷借口,发作安东王。”赵仁河这个“平南王”在其他三家王府里头,其实还真不重要了。
谁让四方王府里,头一个被算计了的就是平南王府。
不是平南王府不够谨慎,而是曾经的平南王,太自以为是了。
不然不会被人算计的就剩下独苗,还将整个赵氏一族,给甩开了。
现在听说,赵氏一族日子过得挺忙碌,以前看在平南王府的份上,赵氏一族没少折腾,有什么事情,地方官府也是向着他们的,结果现在没有了平南王府的庇佑,一切都按照《大顺律》来,赵氏一族自由散漫惯了,突然被人约束起来,还一点情面都不讲,日子过得非常难受。
更让人惊讶的是,平南王府对此不闻不问,真的是一点情面都不讲了。
所以其他三家王府至今跟平南王府的联络,都很少,除了一点礼节上的联系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私下里的通讯。
成康帝要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分化瓦解四方王府。
如今成功了一个平南王府。
不过平南王能给安东王去信,也有点念旧情的意思了。
所以安东王世子在快速进京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入宫,觐见成康帝,顺便按照他父王的交代,在成康帝面前是摆足了委屈的神情,让成康帝在知道安东王的难处的同时,也知道了张家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