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一年的时间皇帝与皇后以及妃嫔们共同吃饭的时间几乎没有,只有到了除夕才会真正的吃个团圆饭。
而清明这一天,皇帝吃的早膳,一般是黄米饭、饽饽、年糕东西,花样繁多,种类达到几十种。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
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
不过也不能真的是给皇帝吃寒食,只不过是温食,不热而已。
皇帝要赐食给后宫嫔妃,因为清明最早是晋公子重耳纪念介子推而设立,所以皇帝赏赐的食物,也夹带一些青青柳条。
而清明时节最主要的习俗,就是祭祖。
所以天还没亮,众人就吃了皇帝送来的寒食,其实也就是一些青团子、煮鸡蛋和酱汁肉。
本来李钊身为昭亲王,每年清明祭祀的时候,都会分到一些酱汁肉、酒酿饼和青团子。
但是今年却只给了他一碟青团子和两个鸡蛋!
给平南王的就只有鸡蛋了。
“怎么就给了我鸡蛋?”赵仁河不高兴了,两个鸡蛋能干什么?
“他在挑衅你。”李钊却满面寒霜。
“啊?”赵仁河傻呆呆什么都没看出来:“两个鸡蛋,就挑衅我了?”
李钊贴着他耳朵说了好几句话,赵仁河目瞪口呆:“卧槽!”
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原来是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赵仁河这才知道知道,鸡蛋在古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怪不得去给坐月子的女人,看望的时候,一般人都是送的鸡蛋。
一般的地方,说的隐晦一些,就说是给某个媳妇子,下奶的礼。
从古代一直传到大顺朝,所以在清明节吃鸡蛋变成了已婚却还未有孕的妇女,都会吃上几个鸡蛋,以示想要快快生子的寓意。
成康帝这是说,赵仁河不管怎么办,都无法给李钊传宗接代的意思。
一大早上赐下来的寒食,就让人不高兴了。
李钊气的很,他自己无所谓,但是这样内涵赵仁河,就让他生气了。
“半夜起来吃饭,一大早就送来俩鸡蛋给我添堵是吧?”赵仁河抛了抛手里头的两个鸡蛋:“算了,吃了吧,这年月,鸡蛋可贵了,不能浪费。”
赵仁河不知道该说成康帝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还是说他是自己作死?
这顿御赐的食物吃的俩人心情都很郁闷。
不过清明的主要活动就是祭拜先人,然后是踏青,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不过北方不比南方,但也的确是可以在外面走一走,逛一逛。
而且清明的时候,不止是能踏青,还能玩游戏,例如拔河、荡秋千、(就是古代的足球)、射柳、斗鸡等等。
“活动很多。”李钊在王驾上,慢慢的跟赵仁河说清明的事情。
前些年,成康帝也过清明,但是没有这么大肆举办过活动,这次是很隆重,十年之内都没有这么隆重过。
赵仁河在王驾上昏昏欲睡,李钊就让他精神精神,给他讲皇家大肆过清明节的行程,很有意思的是,虽然行程被安排的很紧凑,却按照传统,安排了很多游戏。
好不容易到了京郊皇陵所在地。
皇家的祭祀当然很盛大,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
祭祀之后,成康帝本来想马上宣布立后之事,可是礼部安排的行程很紧凑,让成康帝一直没有机会开口。
一整天下来,其实累人的很,成康帝到底是六十七岁的人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可是在当天他们入住京郊行宫之后,他到底是找了个机会,那就是清明宴会上,众人一起享受一顿宫廷寒食的时候,他宣布立后之事。
文武百官曾经听说过立继后之事,但是一直是风传,既没有见到万岁爷的圣旨,也没有听过万岁爷口谕。
倒是知道不少人给此事下绊子。
今天本来好好地寒食节,吃完就散了,明日回城去,可是在行宫里头,万岁爷就说了此事。
让众人一时之间,有点反应不过来。
温老侯爷偶感风寒,正在家卧病,不出门,不见风,此事没有比他领头,更名正言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