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_作者:初吻江湖(1190)

2021-03-25 初吻江湖

  “再说吧!”童浩却知道,孙府可不容易进,万一不是更丢人。

  会有人说他攀龙附凤,乱认女儿的,何况他认识不了几个高官,谁会介绍他去登孙府的大门呢?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可是他有个拎不清的老婆就没有这个自知之明了。

  此事本来就他们两口子私下里说一说,但是过了几日,童史氏也不见丈夫有什么行动,而宣亲王那边是“艳遇不断”啊,这明显是不止一家看上了宣亲王……的亲事。

  当不了正妃就当侧妃,当不了侧妃就当庶妃,当不了庶妃就当小妾,小妾要是还当不了,当个外室总可以了吧?

  别人还没怎么样,童史氏先坐不住了,正好赶上一个同样是童家族人的一个亲戚上门打秋风,这位童氏一族的莲大奶奶,是童阁老那一辈往上数堂兄家的孙媳妇儿,跟童史氏同辈分,就是家里头比较穷,加上她年轻守寡,就这么一个儿子,惯得不成样子,每日靠在亲戚家打点秋风过日子,自己是横针不沾竖线的,当自己的“大奶奶”呢。

  不过她嘴碎,爱保媒,偶尔有成了的,给她几个谢媒钱。

  童史氏这几日一直是有些急躁的,再一看来人是个打秋风的,就有些不高兴了,不过,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就跟这位莲大奶奶说了半个时辰,并且留莲大奶奶用了一顿便饭,字里行间只透露出,童敏的一点蛛丝马迹。

  果然啊,这位莲大奶奶顿时就双目放光了。

  “可是敏姐儿?”莲大奶奶是知道这嫡支三房的事情的,童史氏也是个继室夫人而已,敏姐儿可是原配嫡出。

  “还不能确定呢,你可别出去乱说。”童史氏假模假式的告诫她:“这可是宣亲王妃,未来的皇后,生了儿子那就是太子,将来可是要当皇太后的。”

  这一连串儿的头衔,听的莲大奶奶眼睛都亮的跟两颗太阳一样了。

  她要是能憋得住了才有鬼呢!

  都是姓童的,这要是成了皇后娘家,太后母族,她儿子就是国舅爷!

  莲大奶奶第一次在人家吃完饭拿了银子之后主动告辞离开,不用人给她端茶送客,童史氏同样笑呵呵的把人送走了,回头就静等佳音。

  这位莲大奶奶真不愧是有名的长舌妇,媒婆子,当天中午在童浩家里吃过了饭,下午就去了童浩他亲大哥家,跟童大太太嘀嘀咕咕半个时辰,拿了二十两银子走的,不过随后就去了童浩他亲二哥家,跟童二太太又是嘀嘀咕咕半个时辰,童二太太比童大太太有钱,给了她五十两银子。

  这下子,莲大奶奶更有劲儿了,跑去了童浩他大伯家,又是一阵……。

  一圈下来,莲大奶奶发达了,赚了五六百两银子,全都是现银,赶紧回家去,把钱先存到了自家附近的汇丰钱庄里头。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则更精彩了!

  今天对门开始装修,江湖被震的跑回了父母家……

  

  

第547章 童敏的手段

  童氏一族也曾经辉煌过,那就是他们童氏一族出过一任阁老,童阁老。

  阁老不是什么老人家,而是指一个官职的敬称。

  最早指唐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敬称。

  五代、宋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唿。

  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集大权于皇帝一身;又设内阁,实际上只是供皇帝咨询、起草诏命的秘书机构,并无决策之权。

  后来到了明宣宗早逝,英宗即位时年幼,于是由内阁大臣“三杨”与太皇太后,共同辅佐。此时内阁职权相应扩大。

  等到明武宗死后无嗣,帝位由从弟继承(即明世宗嘉靖),遂起“大礼议”之争,此时内阁之权几与帝权相衡,而阁臣则成为有实无名的宰辅,当时大臣们在东华门嚎哭,小皇帝就下令让锦衣卫打他们廷杖,都有直接打死的,君臣之间的争斗变得白热化。

  而神宗时,张居正职权之隆,为有明一代之最,但是老张死了之后,家里的遭遇……不说也罢。

  阁臣例设多人(一般三四人)但有“首辅”、“次辅”称谓之分,权力也相应不同。

  最有名的就是万历早期,张居正为首辅,权倾天下,其地位实际上已相当于唐宋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同为阁臣的其他官员,虽然也被称为阁老,但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那是阁老权力的巅峰时期,后来张居正死了,他家也被抄了,老母亲甚至是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