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怕你忙,知道你读书辛苦,就没去打扰你,横竖你带来的人都说你过得不错,可我看着怎么像是瘦了呢?”作为舅母,孙兰是合格的,作为亲舅母,她是心疼晚辈的,所以拉着人不撒手,还一叠声的吩咐身边的管家娘子:“去告诉伙房,做点好的来,别竟是肥鸡大鸭子的,做点那个将军带回来的那个燕窝,给表少爷补一补。”
“别,在家就吃这些个,来您这里就想吃点家常的东西,何况我这么小,吃那些作甚?”赵仁河哭笑不得:“只舅母平日里的饭菜即可,清清淡淡的更好。”
“那就听你的,你想吃什么都行!”这舅母可真是亲舅母,赵仁河有些担心表弟妹们会被舅母惯成熊孩子。
谁知他去看大表弟的时候,发现大表弟才几岁啊?就开始站在树荫下背书了。
看着他的是孙应嘉,这个外祖父。
他坐在石桌子旁边,桌子上摆着两个盘子,一个里头装了二十几块小点心,孩子可怜巴巴的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点心在桌子上,偏偏不能吃,背书也只是背的《三字经》而已。
赵仁河站在一边看着,不出声,结果这孩子看到表哥来了,他还记得这个好看的表哥,表哥来了喂他吃的,跟他玩儿!
可怜孩子三岁多,周围没有跟他一边儿大的,他一个人玩耍,没什么趣儿,又不得出门去,只有一个妹妹还在襁褓里呢。
他又是将军之嫡长子,这身份,周围的孩子也不可能跟他玩一起去,小孩子这么大都是不知道轻重的,万一打闹出来,下了重手可怎么办?
也就赵仁河这个大表哥,肯跟他玩儿。
又大他那么多,又有趣儿的很。
一走神,背错了!
就看孙应嘉拿了盘子里一个点心,放到了另外一个空盘子里,那空盘子里已经有三块点心了。
这是第四块,估计大表弟背错了四处。
赵仁河依然站着不动弹,也不吵闹,更不给他可怜的大表弟打眼色。
大表弟才三四岁的年纪,背完了一小段的《三字经》,又开始数数,数了三十个数,错了俩,又没了两块点心。
背完了,孙应嘉才道:“点心拿去吃吧!”
大表弟欢唿一声,哒哒哒跑过来,拿了一块给孙应嘉:“请外祖父享用一块。”
赵仁河本以为孙应嘉不会吃小孩子的点心,本就不多的点心,个头也不大,背错了书,被扣了五六块,这点心五分之二就没了,再分给外祖父一块,又少了一块。
谁知道孙应嘉,竟然接了这块点心,还放到了嘴里吃了!
“嗯。”
大表弟就眼巴巴的看着他外祖父将点心吃了,咽下了肚子,这才拿起另一块点心,举起来给赵仁河:“大表哥,吃点心吧。”
“乖!”赵仁河赶紧接过来,也吃了,是带着点奶香味儿的鸡蛋小糕饼。
软糯,带着一丝蛋香。
很适合幼儿吃,且也很小,做成小贝壳的样子,煞是可爱。
看大表哥吃了,这孩子才自己拿了一块开吃,旁边有半碗果汁,孙应嘉时不时的喂他喝一口果汁儿,且不许他一口吃两个,一口最多吃一个。
虽然是不跟自己姓氏的外孙子,但是孙应嘉还是照顾的很细致周到,周围有两个仆妇并两个小丫头伺候着,并不敢上前帮忙,一直到孩子吃喝好了,他才道:“去找你母亲玩儿吧,或者去看看你妹妹,不许调皮逗哭妹妹,要是没得玩儿,就去站桩。”
“是,外祖父。”孩子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不甚规矩的礼,摇摇摆摆的走了两步,转头看了看大表哥:“外祖父,那我能跟大表哥玩儿么?”
“下午可以,上午不行。”孙应嘉道:“中午可以跟大表哥坐在一起用膳。”
“好呀!”这回高兴了,小孩儿摇摇摆摆的带着两个婆子两个丫鬟去找他娘了。
孙应嘉这才抬头看赵仁河:“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来看看舅舅舅母以及您。”赵仁河行了一礼:“没打扰您的清净吧?”
刚才我可一句话都没说。
“没有,坐。”孙应嘉指了指旁边的石凳。
一个石桌边上围了五个石鼓凳,上面还放着柔软的藤编垫子。
坐下不会硌屁股。
“哎!”赵仁河赶紧坐下,站半天了,也口渴了。
幸好,这个时候啊,一个利索的仆妇过来,送上来一壶果茶,两个新的茶杯,以及两碟点心,一盘普通的灰汁团子,一盘常见的橘红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