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_作者:初吻江湖(314)

2021-03-25 初吻江湖

  一天里可休息三次,食物和饮水由专人送来,如需如厕也要有人跟着。这时候想要下场考秀才需要两个禀生作保,也不知道孙应嘉是怎么搞到两个廪生给做的担保,反正是一切手续都办妥了,就看他们考试的成绩如何了。

  正月里舅母生了个男孩儿,如今还没出月子呢,但是已经有了大名,叫“孙海”,随了舅母的姓氏,以舅舅的姓氏为名。

  当时孙应嘉看着孩子看了一天,表情非常有趣。

  后来他就安排众人考试的事情,但也每日去看望自己的“孙子”。

  现在他的“徒弟们”(名义上都是徒孙,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这样)考试,他也没来现场,而是在家看外孙子外孙女儿跟他的大孙子。

  还说他们要是考得不好,就甭回来了。

  可见对少年们的学问,是很看好的,他亲自教导了三年呢。

  赵仁河这第一次下场考试,心情很不错,在家早就模拟过考试环境了,还可以,众人没有不适应。

  而且秀才试是要考三场的。

  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

  大顺朝此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

  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

  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府试考取的就叫生员,也就是秀才。

  而第一个县试的要求,要有四名同一村庄里的人和一名秀才(即廪生)保举方可参加考试。

  府试要求五名同村的人和一名秀才(即廪生)保举,方可参加考试。

  院试则要求有六名同一个村庄里的人和两名秀才(即廪生)保举才可以。

  如果保举的学子出了问题,这帮人都是连坐!

  为的是证明学子的出身清白,品行兼优。

  赵仁河听了这样的规矩之后,十分庆幸:“幸好我给你们落户籍的时候,都落到了一起去。”

  他们都可以有人担保,但是赵仁河这个就有些难办了,平南王府啊!

  找谁担保去?

  最后还是舅舅出面给做的担保。

  而且这里的知县也不会真的跟赵仁河较真,较不起啊。

  赵仁河他们连考了五天,回来还活蹦乱跳的对题,看完之后,孙应嘉很满意:“下次继续,一口气考过了最好。”

  “是!”众人纷纷施礼,意气风发。

  一连五日考试过了,放榜的时候,赵仁河他们都去了,考试的人很多,看榜的人更多!

  其他人都是学子服,唯有何大根一个,穿的是短打扮,但看着又不像是下人那样畏畏缩缩,别人不方便挤进去看,他倒是毫无负担的挤了进去,看到第一名顿时乐了:“我兄弟第一名!”

  往下看,好么,都是他们一伙儿的,基本上相互认识的,同一个书院的,以及赵仁河那群小伙伴们,他们承包了前一百名!

  一时间,认识的都相互恭喜,尤其是赵仁河他们这一伙人,一个个竟然都好年轻,最大的不过二十岁,最小的十五岁,就是腊冬月,他生日最小。

  有他们一群人在,赵仁河虽然也十五岁,但是没那么显眼了。

  只是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回去继续攻读,书院里也放了假,给备考的学子们单独开小灶。

  赵仁河没去,只说家里请了一位老先生指点他,徐泾知道赵仁河的身份,也不强求,只说让他考中了之后,务必要去府学读书:“不是府学里的先生教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要拓展人际关系,懂吗?”

  “学生明白。”赵仁河行了一礼:“请山长放心,学生必不辱没门庭。”

  “好,好孩子!”徐泾摸着胡子笑了。

  他们在家闭门攻读,王府里的消息却也没断了,何大根每个月都跑回去三五趟,横竖他也不能考试,倒是跑前跑后给大家做好了后勤工作。

  王府里的消息也很及时的传递过来:三太太想看了一家高门小姐,想要求亲结果人家那边转眼就跟别人定亲了!

  三太太看上了黄将军家的长孙,想要跟人结亲,结果黄将军夫人没同意,人家直接给自己的儿子定了上司家的女儿,二品大员家的千金,可比自家珠大小姐出身高多了。

  珠大小姐说是“王府千金”,可她也只是庶出三房的女儿。

  而且年纪也大了,虽然说是因为守孝的缘故,有点高不成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