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娘娘!”内监又有些为难了。
正主儿来了,在也没有资格磨磨蹭蹭,以规矩压人了。
几个姑姑也傻眼了,倒是那些禁军御林军,纷纷给海太妃娘娘见礼问好。
随后几个人反应过来,也给海太妃见礼,但是姿势僵硬,神情沮丧。
等到海太妃叫起,再次要求看圣旨的时候,几个人还是不言不语。
李奶娘不等了,直接叫人道:“来人啊!把人给我拿下!”
王府的人围上来,将所有人纷纷擒拿住,禁军跟御林军都没反抗,实在是他们也懵圈呢。
禁军小旗也疯了,朝几个内侍叫喊:“赶紧把圣旨拿出来啊!”
几个内侍脸色更白了。
“来人!”海太妃直接下了命令:“给本太妃搜!圣旨找出来,本太妃倒要看看,是什么魑魅魍魉,敢动我平南王府。”
其实是底气十足,她知道这帮人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有关防印信又如何?圣旨没有就是最大的错误,圣旨都煳了,还有什么字迹?连上面的玉玺印都一团红了。
其实那些赏赐不算,他们带来的贵重物品,无非就是圣旨而已。
很快就搜到了,海太妃还没有那么情敌,她洗了手,擦干净之后,亲自上前,打开了盛放圣旨的盒子。
将圣旨恭恭敬敬的拿出来,然后徐徐展开……露出里头一团模煳、黑漆漆又红了吧唧的内里来。
圣旨是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而且圣旨这东西啊,制作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
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根据朝廷的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相对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
大顺朝的圣旨啊,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写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给海太妃的圣旨,乃是七色彩锻皮、玉轴、底色橘黄、绣有祥云与象征着长寿的仙鹤图案的样子,内衬明黄色锦缎的最高级别的圣旨。
还有一点比较让海太妃在意,这上头开头的字迹虽然模煳了,但是上面的第一个字,乃是“昭”。
一般圣旨开头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也就是说,这是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不是皇帝亲笔所书……她就更不怕了。
可是不等她说话,领头的内侍已经跪在地上,噼里啪啦的将事情都说了出来:“不求太妃娘娘帮忙兜着,只求太妃娘娘赶紧动身随咱家入京,圣旨上的事情耽误不得啊!”
“我凭什么相信你?”海太妃却板着脸,跟刚才笑眯眯和善的样子判若两人:“你们说万岁爷宣本太妃入京,就入京啊?连个圣旨都没有,一团乱的圣旨我第一次见!本太妃又不是没接过圣旨!何况你们这么一伙人,本太妃一个都不认识,凭什么跟你们走?做梦去吧!”
内侍脑袋嗡嗡响!
人家海太妃说的也对,他们没凭没据的连圣旨都模煳了,怎么让人相信?
别说贵为平南王太妃的海如花了,就是他们这样当宫里奴才的人,也肯定不会信。
“太妃娘娘,推出去砍了吧!”护卫头子是原来丁大力挑选出来的能人,一个走镖多年的镖师头子,后来到了平南王府,得到了护卫头子这个工作,待遇好,事情少,不用辛辛苦苦走南闯北,不用刀头舔血,日子过好了,更懂得珍惜这个机会。
后来在王府里娶妻生子,对王府更忠心了。
现在看到这些人,他就当是骗子,而且是有严重探子嫌疑的家伙,不砍了干什么?
“别呀!”
“我们是冤枉的!”
“不要啊,我是宫中女官,你们无权处置我。”
“还不一定是什么人呢!”抓他们的护卫却不客气,下手狠着呢,所有人都五花大绑。
海太妃想了想:“也别杀了,都关起来吧,等我儿子回来处理,这些事情我一个老太太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