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已经还完了家里的欠债,也没了落脚的地方,现在么,家里有豪宅,外头有田地。
还有王府的月例,逢年过节都有额外的赏赐。
就差朱三姑娘找个赘婿进门了。
如今大姐带着孩子回来住娘家,自然是高兴的。
一群女人在家,过了个平淡温馨的中秋节,京城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热闹了。
赵仁河到底没有在中秋节前赶到京城,因为他们带的东西太重要了,也太多了,在水路上还行,到了陆地上,几百辆大车,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穿州过府谈何容易啊!
就算是有“平南王”的招牌在,也没用!
例如绵绵的秋雨。
江北已经丰收了,粮食入仓,晴了半个来月的天,又阴沉沉的了,连阴了三天,秋雨绵绵不绝,他们被隔在了一个叫江宁城的地方。
下完了雨他们再次启程,结果道路泥泞,不太好走,他们整整耽误了十天的时间,连中秋节都没赶上!
赵仁河在王驾的马车里坐着直拍桌子:“以后一定要修建水泥大道,这破路太难走了!”
“那也得等昭亲王登基之后,才能铺路。”何大根跟他一起坐在马车里头:“不然那些水泥肯定会被贪污掉!”
何大根这些年在平南水军大营里不是待着的,他除了训练之外,还一度遇到了不少事情。
例如有人知道这一支强悍的队伍,就来拉拢他们。
还有人拿着兵部不知道谁的手令,还想收编他们。
更有人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他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不过这些人毫不例外的直接杀了,架火堆上烧成灰,洒进大海里。
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来试探他们了。
他只是没跟赵仁河提而已,但是小伙伴们都知道的,这就是有人看他们眼红了啊。
这种打打杀杀的事情,就不跟他说了。
但实际上,他们遇到的诱惑非常多,要不是凭借一股忠心,很难不被诱惑到。
从金钱到美女,花样百出。
但是他们提到的要求,更花样百出。
“也是。”赵仁河又垂头丧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他都有些烦了,何大根只是坐在车里头,挑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吃。
他们行程慢了许多,故而错过了京城,或者说,皇宫里的精彩事件。
成康帝比较不高兴的是,他下了圣旨的,结果海太妃没来,还没有任何消息。
平南王说是押送俘虏过来,可人在节前也没有到。
今年他觉得自己事事不顺,可也没有办法,因为北边也在差不多晴了二十天之后,在中秋节的时候,阴云密布。
所以北方的中秋节,赶上了一个阴雨天,没有月亮可以欣赏,只有在宫殿里吃团圆饭,过节了。
今年因为成康帝身体不好,这宫宴也只是象征性的举行了一下,然后就是皇家的人,在后宫里单独一个小宴。
天上乌云密布,宫里的小宴在干清宫举行,因为坤宁宫没有皇后,要不然的话,就是在坤宁宫吃这顿家宴了。
“如果你母后还在,就在坤宁宫举行家宴,吃一顿团圆饭了。”成康帝这一年以来,对大行皇后越发的怀念了,中元节的时候,甚至大祭了一次。
今日过节,却没有月亮。
“父皇,今日有些凉,你多带一件衣服。”李钊不会说这种话,是来之前,田公公教他的,田公公比他会伺候人,自然是知道,这个时候,老年人穿的再多,总会觉得少一件衣服,一件大氅。
“你说,拿哪一件?”成康帝看到一排的大衣服,有些挑不过来了。
李钊就顺手拿了一件厚实的大氅过来,大氅又称氅衣,也称作军大衣,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
不过这个东西啊,只男性穿着,女的叫斗篷。
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
李钊是武将出身,大氅这个东西,他熟悉,因为武将穿戴上盔甲后外面只能套上战袍、大氅之类的宽大袍服,因为武官盔甲多是皮革类,经不住日晒雨淋,套件袍服起个保护作用。
再就是这个东西啊,也不是为美观而穿,行军不是走到哪都立营帐的,露宿是常事,这样的大氅啊,斗篷什么的一裹就是被褥。
所以大氅这类的衣服,都很厚实。
而他给成康帝挑选的大氅,是兔子皮的,柔软,保暖,又厚实。
另有兔子皮镶边儿,不过用的是纯黑色的兔子皮,这件大氅的底色是黑色的厚缎子面儿,有点点金星洒在上面,其实是金线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