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_作者:初吻江湖(846)

2021-03-25 初吻江湖

  好几个总旗在旁边看了叶小将半天,有一个跟他是同宗,同样姓叶的总旗就开口了:“大哥,怎么办?你倒是说句话啊?”

  “什么怎么办?难道你要我真的带着你们冲进去?”叶小将瘪嘴:“你知道这里是谁的府邸吧?”

  “知道啊!”叶总旗点头:“昭亲王府,这一代皇帝的元后嫡子。”

  别看昭亲王十二年没回京,一回京,全京城都是他的传说!

  守了皇陵又如何?照样带着三千守陵军队有模有样,听说皇陵这两年,年年高产。

  而大顺朝已经风调雨顺了三年。

  今年深秋很大的雨,但是却在秋收之后才下来。

  不得不说这是老天爷保佑啊!

  皇陵那边年年都高产,听说连种植的麦子,都是两个穗儿的,养的羊都比别处的肥硕一些。

  何况能在京中生活的几代人,祖祖辈辈见多了各种大事小情,从小就听说,叛乱这种事情,先帝那会儿就有过,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没有成功过

  ,不是没有兵谏的时候,可也没成功过!

  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只要现在积极一些,将来新皇登基了,论功行赏,总是有好处的么。

  可是老燕京人谁不知道,这种事情,百里挑一啊!

  王爷造反成功登基称帝的,只有明朝时期的燕王朱棣。

  大顺朝的历史不长,但是造反的王爷不少,先帝那会儿才几个儿子啊?就造反了俩,圈禁了俩。

  未成年的死了多少?

  先帝而立之年才有嫡子降生,他爷爷就说过,为了这个嫡子能站得住,先帝那会儿大赦天下了。

  后来这个嫡子就生了很多孙子,成为了成康帝。

  可是现在看来,儿子多了也没用,架不住挨个作死啊。

  他反正没看出来,荣郡王匆匆举兵,图谋大位,有成功的可能。

  只控制了京城有个毛用啊?

  万岁爷在小汤山行宫,北边还有丰台大营呢。

  他这是带人围攻昭亲王府,昭亲王啊!

  叶小将很想嚎啕大哭:末将做不到啊!

  现在不止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关系到全家未来的安危。

  “你倒是明白,可你冲?还是我冲?”叶小将唆了嗦牙花子:“就先围着,想个办法,应付过去!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亲王府,要是事后清算起来,你我都得掉脑袋啊!”

  冲撞亲王府,这可是大罪过,何况这是昭亲王,皇帝这些儿子里头,唯一的嫡子,爵封亲王。

  大门外,气氛凝重,又焦虑,比被围的还不如。

  大门里,李钊已经带人在银安殿前摆开了战阵,只要对方冲进来,他们就展开战斗,然后失手被擒,其他人做鸟兽散,实则埋伏在周围。

  因为按照规矩,这样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将人就地关押,其实还是在自己的王府里。

  结果他们站在广场里等了半天,外面只听到人声以及走动的动静,就是不见人冲进来。

  李钊倒是稳如泰山,可胡小旗他们有些急躁,胡小旗甚至趴在门缝里往外看,看了半天才扭头回来:“王爷,他们围着王府,也不攻进来,也不叫嚣着要您出去受降,这是干什么?光围着,看热闹啊?”

  任小旗一听,也趴在门缝那里往外看……行为动作之猥琐,让李钊都要看不下去了。

  结果任小旗也回来跟他咋唿:“真的啊!光围着不攻击,干啥?咱们府里头不缺吃喝。”

  说实话,刚秋收,下头的庄子刚送来一大批粮食,各种风干腊肉之类的东西,还有,田公公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田园生活”,他把后头的花园子都给改成了菜园子,自己种的茄子啊,豆角之类的都晒了干菜,说是要冬天的时候吃,更有三总管,买来了萝卜白菜土豆等冬储青菜,堆满了地窖,储存起来,足够全府的人吃到明年开春以后了。

  王府里有好几口甜水井。

  想将他们围困住,缺少食水而投降,有些难啊!

  “再看看情况。”李钊也有些一头雾水,外面那些人在干什么?如果这是战场上,一个延误战机的罪名,就够砍头的了。

  可惜,这是一个另类的战场,他不可能出去砍人家的头。

  又等了半天,外面依然是能听到唿吸声,人说话的声音,可大门这里依然纹丝不动,连敲个门的都没有。

  “该不是走的角门?”有人猜测:“后门?”

  王府不止正门一个入口,还有角门,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