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二匹十分华丽的蜀锦。
蜀锦这种东西,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
什么都好,就是这花样跟颜色,不太适合他啊!
还有这些药材,基本上都是各色补品,要是个老年人还行,他年纪轻轻的吃什么人参啊?
“这怎么?”重月也看到了,好几车皇赏,结果一看,顿时就皱眉了,这也不适合他们三爷啊。
“别误会,说是赏给三爷的,其实是赏给海太妃的。”田公公道:“今日献俘很顺利,不过万岁爷仁慈,没有要了那个遐仁国主的命,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看到那人年少,八成也是个刘禅的命,所以万岁爷去了他东瀛国主的名头,册封他为东君公,意思就是东瀛国公了,是国公级的爵位,还给他赐了宅邸,东君公爵府,就在咱们后面两条街那里,原来的宁郡王府,说是规制不用改,算是给遐仁国公爷一个面子。”
得,这个时候,田公公都很自然的改口了。
以后“东瀛国主”就成了过去式,遐仁国公爷成了代名词。
“不过他没姓氏吧?”赵仁河好奇了:“那他姓什么?”
“赐姓李,叫李维,字遐仁。”田公公道:“内务府的人已经去收拾宅子了。”
“他们就三个人,住那么大的宅子,不吓人啊?”赵仁河散发了一下思维。
他没给三个人多少照顾,只要人好好地,不死就行了。
至于献俘之后怎么样,那就是成康帝的事情。
是杀是埋,还是留着小命在牢里头度过余生,就不关他的事了。
“以后东瀛算是安定了。”李钊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可不是安定了吗?末代国主都姓李了。”赵仁河一翻白眼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要是来的时候,叫他姓赵,该多好!”
那东瀛就是他们家的了。
“不行。”李钊摇了摇头。
姓李可以,因为这是皇族姓氏,姓赵可不行,那他父皇也会赐姓,改成姓李。
但是那样一来,对赵仁河的印象可就不好了。
“此事就是这么解决了,不过依老奴看,内务府必定会派人去伺候他,说是伺候,其实跟监视一个道理。”田公公现在胆子也大了许多,以前可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内务府的坏话:“要不要我们也找几个眼线进去?”
“要!”赵仁河立刻就道:“不用太多,三五个即可,要公公跟宫女都有就行。”
“嗯,这件事情老奴去办!”田公公给自己揽活儿:“保证安排的明明白白。”
“当然!”赵仁河很相信田公公这样的老油条,能在宫里头活的这么滋润,还活到老的都是精明的人:“还得安安全全,隐藏好自己。”
“这是肯定的。”田公公又道:“老奴还听说,万岁爷派人去了平南府,想看看前一批传旨的人怎么办的事?同时还是要接海太妃来京城,说是要跟您过一个团圆年,但是没说接世子爷。”
“那就是一定要接来了。”赵仁河不知道成康帝为什么非得要接他老娘来京城,不由得看向了李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钊其实也没太想明白,他那父皇可不是什么心善的人,惦记人家母子团聚什么的,八成还是有事儿要办。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田公公一拍大腿:“这个可有趣了!”
第431章 悄悄进行时
“什么事儿啊?让您老这么高兴?”赵仁河凑趣儿的问了一句。
“就是三爷说的,那个崔森公公,您还真猜对了,三十年前,那个时候还是先帝在位时期,高丽有一次朝贡,除了他们该给的东西,又依着规矩,送来了三百阉人,不过都是六到八岁的小太监,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宫里的一批老太监去了赡养院,这批小太监正好顶上了那批老太监的名额,就被留了下来!”田公公乐呵呵的跟分享八卦似的:“他跟五十个小太监最初就被分配到了储秀宫,后来慢慢地在储秀宫占据了一定的势力,当年贤妃娘娘还是金秀女的时候,他竟然打过贤妃的主意哎!”
“哇哦!”赵仁河来兴趣了:“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