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跟着九皇子东跑西颠的,家里父母支持,兄长也说让他安心。
可是有几位伯父叔父的就说他不务正业,跟着九皇子瞎跑什么?
后来九皇子成了昭亲王,他也成了昭亲王府的长史,这才让那些人闭嘴。
现在更好了,皇上就剩下两个儿子了。
十皇子虽然有唿声,可是他太小了,要人脉没人脉,要外家没外家。
可九皇子就不同了,亲王爵位,外家又是温侯府,舅舅还是国舅爷。
在军中有声威,在朝中也有了声望,再说了,九皇子成年了了啊!
而十皇子都十六岁了,从来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朝臣们只知道有十皇子,却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可是昭王殿下却是经常见啊!
人是冷了点儿,但是那叫冷么?
那叫贵气!
结果想跟昭亲王拉近乎的时候,才发现,昭亲王这叫一个“洁身自好”啊。
基本上跟所有人都没关系。
后院也有人送妾室,可是人送进去了,就渺无音讯,再问,就直接说水土不服,死了。
这是人又不是鸟儿。
结亲不成都结仇了。
这九皇子得罪人的本事也不小啊。
还有人想知道昭亲王府里的事情,可是发现这王府理的事情也不好打听,伺候的人嘴巴都很紧,问的太明显又怕打草惊蛇。
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昭王府,却发现他们狗咬刺猬一样,无法下嘴!
等到贤妃娘娘说要知道昭王府的事情,金家的人这不是还想着依靠贤妃娘娘或者十皇子,再次起家么。
就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给王府长史,王旭塞个小妾。
可惜的是,金家不知道王旭媳妇儿的身份,捅了马蜂窝了!
“金家这几日蠢蠢欲动啊!”赵仁河一听这又是金家在背后搞鬼,就有些不高兴了。
贤妃现在对昭亲王府也太在意了吧?
“不用搭理她,这种事情见多了。”李钊反倒是很淡定:“谁都有好奇心。”
但是成功的一个都没有。
“对了,不说我的事情,反正我不会纳妾,我家里父母尚在,不分家,没有我母亲点头,我就不会被迫纳妾。”王旭对自己的事情很有话语权,且他可是跟家里的妻子说好了的,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李钊的不在意,赵仁河却觉得不开心。
不过现在不是耍弄心情的时候,他们聚在一起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而是事情太多了。
双王之乱虽然很快就被平息了,但是影响很大。
就连边境都有所动荡,要不是京中这场动乱解决的快,恐怕引起的风波还要更大一些。
李钊还是老样子,每日正常上下朝,朝堂上的政务,成康帝准许,他就参与,成康帝不允,他就三缄其口。
不见他拉帮结派,跟一些朝廷大佬示好;更不结党营私,跟一些个重臣牵扯不清。
成康帝某一日,跟身边的魏潇公公嘀咕:“朕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
这个时候,就两位皇子存活的情况下,十皇子还三不五时的出现在皇帝的面前,搏个圣宠什么的,贤妃娘娘最近也很活跃,起码管理后宫上,很有一手。
后宫安静了,成康帝还挺诧异呢。
“昭王殿下以前也这样啊!”魏潇公公低头,给他换了一碗热茶。
“可是没看出来,贤妃还有这样的手段呢。”成康帝又嘀咕了一下贤妃:“今日摆驾景仁宫。”
“是。”魏潇公公低着头,成康帝没看到他皱了一下眉头。
景仁宫乃是内廷东六宫之一,最初叫长安宫,后来在明朝嘉靖十四年的时候,改名叫景仁宫,虽然是大顺朝了,但是一直保持着明朝初年始建时的格局,并没有多少改动。
景仁宫整体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据传为元代遗物。
正殿明间前后檐开门,次、梢间均为槛墙、槛窗,门窗双交四菱花扇式,只是以前的花样有所变动,中间的地方,镶嵌上了透明的玻璃,这是学的昭亲王府的格花玻璃窗。
室内有先帝题词的“誉重椒闱”四个字牌匾,挂在正堂之上。
也不知道贤妃是怎么想的,入住之后,竟然没有将这个牌匾拿下去,而是依然挂在正堂当中。
还挺显眼的位置!
匾额上的天花图案为二龙戏珠,内檐为龙凤和玺彩画。
室内方砖墁地,殿前有宽广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