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郎君赏!”小二眉开眼笑地下了楼。
原来是郑夫子……
还有神仙姐姐!
李玺窝在屏风后面,不由起了搞怪的心思,想着趁他们说话的时候突然冲出来,吓他们一跳。
郑再三确认门外没人,这才阖上门,道:“长姐为何约我在外面相见?”
“有些话在家里说不方便。”郑嘉柔声音稍显疲惫,“昨日我去济安香铺,瞧见了当年在崔宅浆洗的赵婆婆,故人重逢本是欢喜的,刚好我也无事,便请她喝了盏茶……”
就是这喝茶的工夫,那赵婆子不慎说漏嘴,让郑嘉柔猜到了,有人在查当年的事。
“别的我倒是不担心,就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伤害……他。”
郑表情变得严肃,“长姐不必担心,或许只是圣人。”
郑嘉柔摇摇头,“不会。若是他,不会到现在才查到赵婆婆身上。我担心,是你我先后回京,又对‘他’过分关注,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郑沉吟片刻,道:“长姐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当年的婴孩都长大了,面容举止越来越像身生父母,难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他不由想到了胡娇,“前几日我见到那个女娃娃,一眼就认出来了。”
郑嘉柔一怔,脸上有诧异,更多的是欣喜,“你是说,那个孩子……就是小宝身边那个?”
郑点头,“得亏她一天到晚神出鬼没,没让福王府那些伺候过上一辈的那些老仆们瞧见过,不然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长姐放心,我已经隐晦地提醒过她了。”
屏风后,李玺听到姐弟两个似是在说秘密,本想悄悄离开,突然又听到“福王府”三个字,不由顿住。
郑笑了一下,“说来也是缘分,当年我误打误撞进了前定王府,没把小宝偷出来,倒救下了她。”
那日,太极宫大乱,长安城戒严,前脚李玺出生,后脚今上就攻破了皇城大门。
那时候,长安城兵荒马乱,戾太子旧部大肆砍杀,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一个个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那一年郑只有十岁,仅由两名忠仆护着,一路从城南跑到城北,把刚刚出生不足一个时辰的李玺送到圣人手中。
一并送去的,还有整整十位大儒的联名奏表,请李鸿登基为帝,重整大业河山。
十位大儒,刚好是大业七姓十家的家主,代表的是太行山以东所有的清流世家、天下文人。
郑嘉柔哭断了肠,郑冒着性命危险把小小的李玺送到亲生父亲的手上,没想到,李鸿转手就把他送到了定王府。
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炸了,根本不顾郑嘉柔的阻拦,只身潜入福王府那时候还叫定王府想把李玺偷回去。
他运气好,赶上城中纷乱,真让他混进去了。
他运气又不太好,刚进去,李鸿就以肃清戾太子余孽为由,把福王府层层保护起来。
郑不仅没办法接近李玺,还差点被当成乱党抓住。慌乱之下冲进一个柴房,看到那位刚刚产下婴儿的胡姬。
他以为胡姬只是府中一个普通的舞伎,还自动脑补出那个小女娃是胡姬和府兵私通生下来的。
胡姬护住他躲过了侍卫的排查,郑也信守承诺,将胡姬的女儿带了出去。
刚好,李玺被送走了,郑嘉柔日日以泪洗面,突然多了一个孩子,每天照顾她,喂她奶水,这才熬过了最初的那一个月。
一月之后,李鸿正式登基,崔沅为了保护一家老小,自请戍边。
太后代李鸿同意了。
黔州路途遥远,一路兵荒马乱,将将满月的婴孩根本承受不住。郑嘉柔不想害了这个孩子,忍痛让郑给她找个好人家。
为了防止自己后悔,连去向都不敢问。
郑也是少年心性,胆子大得很,干脆把孩子抱到宫里,告诉李鸿没有这个孩子,李玺也不会顺利地留在福王府,请李鸿好好照顾她。
这样说,也不无道理。
那时候,李鸿先是失去了至亲的兄弟,又刚刚得知所爱之人嫁给了别人,一时间精神大恸,整个人处于半疯癫状态,朝中大小事务都由太后代管。
太后留下了那个小女娃,交给后宫一位性情温和的才人照顾,又嘱咐姜德安常去探望。
而太后自己,也是刚刚失去了唯一的亲子,一方面要忍受丧子之痛,同时又要强打起精神,照顾李鸿,还有襁褓中的李玺。
那是这对天家母子最艰难的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