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越说越不像样了。
贾叔过来跟贺长风道:“你爸咋样,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也不说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
“我爸还是那样,他过年会来,平日里我们村也忙。秋收刚结束,正在搞思想教育和扫盲呢。”贺长风说着,随后还给贾叔介绍道:“这是我家的知青白秋。”
“哦,你好。”贾叔一看见白秋就是那种听话的年轻人,就很喜欢他。还从兜里摸出来一块大虾酥糖给他道:“喏。”
“谢谢贾叔。”白秋乖巧的说着。
贾叔道:“好啊,有学问的人好,无论什么时候别放弃。扎根农村放眼国内。农村也是一番大有作为的!”
“嗯。”白秋说着:“其实在这边很好,早出晚归,只要把种子种在地里就会有收获,过去都没有体验过,要是没遇到今天这个事儿之前,我一直都觉得村里人都很淳朴呢。”
贺长风在旁边补充道:“把我家小知青都给吓着了。”
贾叔的脸色发黑:“不像话,真是不像话,你放心,这事儿有我盯着。他们要是敢弄什么幺蛾子,我不饶他们!”随后又温和的对白秋道:“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好的。”
“嗯。”白秋点了点头。
又闲话了几句,贾叔让贺长风给他爸带好,随后让他们早些回去了。
这事儿闹的这么大证据确凿,除非村长不想干了,否则肯定会处理好的。
村花把白秋的衣裳换给了她,还认真的道了谢。
白秋道:“不用谢。”贺长风瞧着自家小知青对那个女村花这么好,有点不是味儿了。
回去的路上,贺长风道:“刚才怕不怕?”
“有你在他们不敢!”白秋聪明着呢,所以才狐假虎威把村长怼的没话说,白秋这话让贺长风听的满足极了。
白秋把大虾酥掰开,其中一半递给贺长风。
等到白秋的嘴里虽然只有一半,但嚼起来还是挺香甜的。
第35章 冬天到了
半个月前刘工给白秋寄了五本代数书到了,学习小组如获至宝。一晃又是一个月,村里彻底没有了农活,每天就是两节课,上午八点到十点是想教育课,下午一点到三点全体村民上扫盲课,扫盲班的老师就是两个女知青,讲课细致。
白秋要更忙一些,除了村干部开会之外,他还要去知青学习小组去背书做题。
日子倒也充实。陈星河的题库这几天也到了,学习气氛上来之后,大家每天都争着抢着抄写,就是知青所有些冷,写几行字就要对着钢笔尖哈气,不然就不出墨。
白秋住在村长家,他们那烧炕,外头冷但是屋里暖和,可在知青所这边,外头冷屋里更冷,唯一取暖的方式就是一人抱个暖水袋。
白秋道:“现在才十二月份,至少还得冷到三月份呢。往后一天比一天冷可咋整?”男孩子皮糙肉厚还好一些,女知青们受不了,前天陈璐肚子疼晕倒了,大伙儿想送去卫生所。最后跟她关系好的闻一天悄悄把白秋拉到一边,红着脸说是女孩子的生理期。
这农村土炕也不烧,睡在上面直反寒气,几乎知青所里的女同志全都有痛经这个毛病,只是陈璐更严重一些。
白秋打听过了,以前知青所也都是这样熬过去的。
在场的这些知青,白天也不管男的女的,都在一个屋里学习,人多还能暖和点。白秋这么一问,大伙儿也不知道怎么办?
白秋道:“我听老乡说,今年是个大冷冬,要不就买煤吧。我打听过了。附近的矿山二十块钱一个票,一共两千斤,做饭烧炕就够用一冬天了,但是从那边雇车回来一趟十块钱!”白秋道:“咱们就从大伙儿的钱里出吧。”
白秋的账目弄的明白,之前又发了一次生活费,现在存他手里还有三百块呢。
知青所的人在这大冷寒天里生活,大部分人手都冻了,听到白秋这么一说,道:“成,今年买煤!”
“我同意。”
“早就应该买,以后做饭的事儿也不用愁了。”
所有人都同意买煤,白秋心里一松,越发觉得村长让他按月给发生活补助这事儿英明。钱没发下去,能集中干点大事儿,这要是发上去,再从他们手里收缴可就难了。
就像白秋第一批给发了十七块多,足够他们做一身棉衣棉裤了。但就一半人做了,还有一半人舍不得钱,就穿了几层单片的衣裳哆里哆嗦的冻着。
白秋道:“来几个男的,一块去买煤。”一来一回就得大半天,装车卸车啥的都得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