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到七十年代养娃史_作者:遇见1992(292)

  “那爸他…”徐老爷子可是一心想要给李承业牵线的啊,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也不好解释。

  “那边应该会拒绝吧?”徐科武觉得对方既然没有看中,那肯定会主动拒绝。

  “那可不一定,要是她借着这个借口经常来我们家怎么办?”徐家大舅妈想得更多一些,今天这个蒋美真可是过来了,后面会怎么做那真不好说,看来众人嘴里十分好的姑娘也不一定是那么好啊!

  “不会吧?”徐科武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再怎么说也是世交家的姑娘,还是知礼懂礼的。

  “行了,这事你们就别操心了,这事有我。老三,没多久就要考试了,你赶紧回房间去复习。”徐家大舅妈挥挥手,让徐科武赶紧走。

  “知道了,知道了。业哥,我们一起去楼上吧,正好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徐科武无奈地点头答应,转头又笑着看向了李承业。

  “叫你表哥做什么,他明天就要去外地考察了,等下还要回房间收拾东西,这几个问题你自己去研究研究就行了。”徐家大舅妈倒也不是不想让李承业帮忙,只不过人家也有其他事,他们这些日子已经麻烦他不少了。

  “大舅妈,我哪里有什么东西要收拾,再说几个问题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这样我先和科武去楼上了。”李承业却是笑着答应了徐科武的求助。

  “是啊,大嫂,这收拾行李有我呢!”李母也赶紧说话了。

  “那行,你们先上去,我等下给你们送水果上去。”徐家大舅妈也没有再说别的,这样对徐科武是好事。

  徐老爷子喝醉了直接就睡下来了,所以李承业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同他告辞,自然也就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李母还有徐家大舅妈倒是给李承业准备了不少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之类的,就担心他在外面吃不好。

  这种关心李承业自然也不会拒绝,反正他这次要去的地方也不少,到时候多给他们寄点当季特产回来就行了。

  李承业第二天参加完考试就去和徐教授汇合了,时间不多,他们也没有耽搁,一汇合就往火车站那边去了。

  这一趟的考察行动人数众多,考察的范围也不少,几乎是全国比较有名的经济学专家都出动了。新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大家都还不能确定前路在哪里,所以需要很多现实的数据作为参考,而为了保证这些政策是切乎实际的,所以需要大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合理相应的建议。

  徐教授他们一行十人,两位教授,其他八人则是助理和学生,而他们这次的目的地广安省。广安省地处东南,靠近港岛,拥有天然的港口,自古以来就是花国有名的对外港口,可以说是花国发展最为不错的地方之一,这一次徐教授他们能去广安省,那任务可是非常的重。

  二个月的时间他们几乎要踏遍广安省的所以地方,不仅是发达的省城,还有那些小渔村之类的。

  另一位牛教授和徐教授也是十分熟悉的,最后商量了一下,他们还是选择了分开行动。因为牛教授带着的人比较多,牛教授带着五个人去广安省西部的那些地方,徐教授则是带着李承业和另外两个人去东部的那些地方,双方以省会为分界线,省会则是由牛教授带人过去。

  东部的那些城市几乎都是靠海的,遍布着各种小渔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靠捕鱼为生,不过出海的风险很大,时不时就会出现事故。

  “徐教授,宝安县已经到了,我们要下车了!”李承业坐在徐教授身边,徐教授让另外两个人先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他则是和李承业直接来了宝安县。

  “行,我们先下车,等下去找个招待所先休息一下。”徐教授睁开有些疲惫的眼睛,四处看了看,他们这些日子可以说是非常劳累,已经跑了不少地方了,几乎是没有怎么休息。

  “好。”李承业点头,拎着两个人的行李就跟在徐教授后面下了车。

  宝安县历史十分悠久,至今也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济一产盐,茶叶还有香料之类的为主。花国刚成立的时候因为深涌靠近广九铁路,同港岛十分相近,商业也比较发达,所以就将县城迁到了深涌。只可惜后来各种政策的变化,多个行政区域被划分出宝安县,现在的宝安县位置已经十分狭小了,但人就是港岛和内地之间的经济和交通中枢。

  这些日子经常会有不少港岛商人从这边来往,外地人也不少,所以李承业和徐教授出现在县城的道路上倒也不十分奇怪,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