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奋斗记_作者:耳东陈(163)

2021-04-19 耳东陈

  有几个经理更是直接放出话,说他们电影院小,买不起就不在这里继续呆着了。

  潘师兄还是笑眯眯的,他让那几个要走的经理把自己的话听完再考虑走不走。

  “各位经理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我开价十八万真的不贵,首先拍摄成本就花了老多,你们也能看出来我们的布景,外景,这些都是钱烧出来的,而且我们还做了电视广告,这也要成本的,所幸效果非常好,我听说不少观众冲到电影院打听电影什么时候上映。其次我们这部电影既然质量好,是不是相对的提高点票价,花个四五元看一部这样电影也不亏。最后这价格看着高,但我们也算过了,卖上一段时间,回本不说,还绝对能赚钱。”

  “我们再考虑一下。”

  潘师兄贱兮兮说道:“对了,我还要补充一点,付了钱,电影母带还不能立时给你们,等春节上映前一天我这边才能交货,所以诸位经理要好好考虑一下哦。”

  潘师兄这话直接打消了经理们想拷贝母带的小心思。

  经过经理们和潘师兄唇枪舌剑,讨价还价后,潘师兄小小退了一步,最高价格从十八万调整到十六万,最低价格从八万调整到六万。

  光北京卖电影母带的钱就把投资款赚回来不说,还略有盈利,潘师兄对其他城市的销售也信心百倍。

  其他城市也跟北京一样,按照城市大小,影院规模不同,价格有所差别。

  电影预告在央视播出后,不仅达达食品厂的新年糕点礼盒也开始热销起来,云州风扇厂生产的小太阳一下子也火了起来,销售呈大幅上升趋势。

  这里许娇娇用了一点小私心,作为投资人,她让潘师兄把新年糕点礼盒和小太阳剪辑到预告里。

  南方,以一身正气顽强抵抗室内极低温度的观众们看到电影预告里主演们围着小太阳取暖时,脸上**享受的表情一下子就击中了他们的心。

  这部分观众们纷纷冲到百货商店和私人电器店甩着钞票点名要买电视里那个取暖器。

  小太阳一时间供不应求,很多顾客人挤人的要买小太阳,卖到最后连样机都给卖掉了。

  那个买样机的顾客心里很高兴,都是同样的小太阳只试用了十几天,就给便宜二十元,这样的好事谁不要谁就是傻子。

  小太阳不止南方畅销,北方销量也非常好。这时候用暖气的人家还不多,大部分是烧炉子取暖,有一定危险性,又脏,现在出来一个这么干净的取暖器,一下子就俘虏了消费者的心。

  一直遇冷的小太阳起死回生,火爆异常。孟厂长得知后,不禁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一边大喜过望,一边遗憾不已。

  欢喜的是小许不愧是他一直看好的人才,一出手就不凡,遗憾的是这样人才他没给留住。



第71章 翻身大逆袭

  在央视播出的电影预告只有短短两分钟, 许娇娇作为投资人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配角,也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出彩镜头。

  很多认识许娇娇的云州人在电视上看到她这张熟悉的漂亮脸蛋, 并没感到大惊小怪。

  毕竟四个月前就看到许娇娇在另一部电视剧里饰演过角色了, 早已习以为常了。

  相反他们这些天看许娇娇在电视上刷脸,打心里佩服她有闯劲会折腾, 之前说停薪留职就停薪留职,一点没带犹豫。

  后来说要做老板就做老板,而且做的风风光光, 开的食品厂生意红火不说, 广告都做到央视去了, 这钱估计就没少赚啊。

  所以许娇娇演个电影又能算什么呢,在这些人心里她仿佛无所不能, 理所当然想做什么都能做成。

  唯有知道点内幕的许伟杰心情那是五味杂陈, 复杂异常。他知道二姐貌似对跟她一道演对手戏的小白脸有些好感。

  年初在上海拍电视剧那次可以说是意外,那这次去北京谈广告时,明明事情都办好了, 二姐却迟迟不回来,还逗留在北京, 那时他就觉得有点说不上来的奇怪。

  再到后来二姐心血来潮投资电影, 顺带自己也饰演了角色, 那时他太天真了, 还以为二姐喜欢上演戏了。

  现在看来,才不是那么一回事呢。

  北京又不是小地方,就那么凑巧, 这么多演员里又选中了那个一无是处的小白脸。

  他又不是三岁孩童,会相信世上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许伟杰不禁陷入沉思中。

  等他回过神来,就看到许顺来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的看电视屏幕上许娇娇出现的惊鸿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