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蛇就是萧誉。
太子应了下来,“父皇放心。”
生辰的事情安排完,北帝便将心思全部都用在了穆蓁的招亲之上。
看完赵坤送来的名册,初选入西殿的已有四十余人入了营帐,见该来的也来的差不多了,北帝便道,“今日最后一日入册,明日正式考核。”
“是。”宫人接过来,正要将册子拿过去给赵坤,北帝突地又道,“待会儿让太子换个人吧,赵大人在本次应选之中,再主持此事,不合适。”
赵坤立在那,神色不动,耳尖却又慢慢地生了一抹红。
宫人便没将册子还给赵坤,“奴才这就去办。”
赵坤也没有再留,行礼道,“微臣告退。”
北帝看了他一眼,目光颇为欣慰,“嗯,赵大人,辛苦了。”
赵坤一走,北帝处理完案上的奏折,坐在龙椅上,长舒了一口长,身子向后轻松地一靠,眼见着就要挨到那椅背了,门口又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北帝脑门心一跳,怒火中烧。
又TM的什么事。
还有完没完!
王仪自从讨了看管萧誉这个差事后,似乎就没一刻安宁,不管是哪头的事情,都沾上边儿。
王仪进来,北帝的目光,就差将他吞了。
王仪也顾不得去看他神色,禀报道,“陛下,西殿今日二十余人寻衅滋事,公然斗殴。”
北帝连怒气都忘记了发。
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萧誉生事?”
王仪摇头,“是北凉的世家公子们......”
王仪也具体断不出个青红皂白出来,总之从昨日起,西殿里的气氛就开始生了变。
刚进来那日,分明个个谦卑有礼,相互礼让,买来的书本皆是一块儿习读,如今不过两日的功夫,那营帐之间一股子尔虞我诈,疑神疑鬼。
今日更是动起了手。
最先闹起来的几位,起因是晚上一群人喝酒,担心第二日起不来,被宫人来查记了过,便相互托付,要是谁先起来了,各自来营帐里唤一声。
谁知等到第二日,一伙人先到,另一伙人却没能起来,被宫人抓住,当场就记了名。
各说各有理。
到的那伙人说自己去叫了,是对方如同死猪叫不起来。
被记过的人却说,对方早就蓄谋已久,在酒里下了毒,为的就是偷他们买来的话本子。
一夜酒醒,刚好那么合适,他们几个没起来的人,都是手上有话本子的,且还都不见了,说不是人为,谁信?
一方不认账,一方死咬住不放。
一番争吵下来,便开始数落对方的痛处,数着数着,急红了眼,动起了手,原本也就十来人,后来那斗殴的破罐子破摔,知道自己留不住了,便随性一顿乱咬,闹到最后,也就只有十余人独善其身。
北帝脸色铁青,又问,“萧帝呢?”
王总管道,“在西殿。”看的正热闹呢。
这回轮到北帝想骂一句,“羞死先人。”
“凡是品行不正之人,一律赶走。”北帝也不怕没人,西殿应招,本就是个幌子,他真正满意的人,在后面那本名册之中,就算西殿中人,全都被刷下来,他也不惧。
北帝恼的是,他北凉人在那没脸没皮地撕咬,人家南陈皇帝坐在那看戏。
“好好派人看着,别再丢人现眼。”
王总管回去一趟西殿,照着北帝所说,一番清理下来,连带萧誉在内,当真就只剩下了十人。
十人好啊,省事。
王总管刚通知完宫门口负责记册的人不再应招,却在最后一刻,却又突地挤进来了两人。
一个是洛中侯爷家世子周智。
一个是大魏的二皇子杨皓。
王仪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洛中侯爷便也罢了,起码矛盾没闹到明面上,可大魏,西关口兵都还没撤呢,他还敢来?
也不知道是他来招亲,还是来为质。
“赶紧通知陛下。”
北帝同王仪的反应无异,“大魏?”
王仪点头道,“对,大魏二皇子杨皓。”
北帝一声冷笑,“他敢来?最近这找死之人倒是不少。”
招亲之事,原本就是为了应付萧誉,传出消息时,北帝便没说清只招北凉儿郎。
大魏,洛中若只是来应招,北帝也不能将人家一刀抹脖子直接毙命,“先安排进西殿,朕倒是想看看,一个南陈,一个大魏,再加上一个洛中,他们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