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得来一声,“辛苦了。”
韩将军却并没有觉得有何安慰,反而有了几丝心痛。
他宁愿她还是北凉原来的那个娇蛮任性的公主。
韩烁行完礼,转身离去。
到了门外,便同立在那的小侍卫道,“以后你就跟着公主,不必来军营。”
小侍卫名唤宁朗,是韩烁从一场战争上捡回来的孤儿,养在了跟前五年,如今十五岁,等同于是自己的亲弟弟。
宁朗跟了穆蓁几日,也已经习惯了,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我会保护好公主的。”
韩烁没再说话,又回头望了一眼,才提步离去。
他最多还能陪着她守上四五日,便要回京。
今日凌晨,南陈已同大魏开战,战事一旦拉起,便会无休无止。
他得回去了。
**
韩将军走后,秋兰便去备热水,伺候了穆蓁沐浴。
此处不比京城的长宁殿。
刚修复好的府邸,屋内还余有一股淡淡的焦味。
秋兰不知去哪里找了个香炉来,焚了香搁在她床前,等忙乎完了,才从橱柜中取出了两个漆木盒子拿给了穆蓁,“殿下,这礼盒还没拆呢。”
穆蓁正坐在灯火下,瞧着韩烁汇报上来的洛中存活人口。
战事一起,死的死,逃的逃。
也不知道留下来的人有多少。
这之后,怕是所有的户籍都得重新统计。
见秋兰抱着两个木盒过来,穆蓁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册子。
前世在北凉时,她尤其喜欢拆礼物,后来在南陈的最后两年,满屋的盒子她几乎没有动过,也没了那股想要去拆开的欲望。
而眼前的两个木盒,一个是她离开皇宫时,赵坤给她的,一个是二皇子穆淮康给的。
同样都是生辰之礼。
也同样很巧,都是两个往年从不送礼的人给她的礼物。
穆蓁终究有些好奇,不知这两个前世同自己老死不相往来的人,这一世会送给自己什么东西。
穆蓁先拿了赵坤给的那个漆木盒。
盒子很精致,锁扣也很别致,穆蓁想着多半也是同上回一样,送来的是一本账本,或是一本书籍。
谁知,一扭开锁扣,却是一个个更小的桩盒。
穆蓁愣了愣。
将其全部取出来排在一起,再挨个轻轻地揭开。
果然,是一套胭脂水粉。
穆蓁盯着跟前的东西,脑子里便浮现出了赵坤立在雨底下,一脸肃然地将盒子递给她的场景。
终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大抵也是没料到赵坤那样的人,还会送姑娘家的东西,穆蓁一时起了兴致,让秋兰拿了铜镜来,对着镜子沾了那胭脂,轻轻在脸颊上抹了抹。
成色还不错。
秋兰也笑着道,“奴婢倒没看出来赵大人也是个懂情调的人。”
穆蓁瞧了一阵,便将胭脂盒子盖子,转身交给了秋兰,“收着吧。”
以后在这一无所有的洛中,倒是用得着。
等秋兰拿走桩盒后,穆蓁又才拆开了穆淮康给的那个礼盒。
盒子很轻便,不如赵坤给的盒子沉。
穆蓁一打开,便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刀鞘,刀鞘由一颗颗红色的宝石镶嵌而成。
应当是把随手携带的匕首。
穆蓁拿在手里,那匕首极轻,穆蓁慢慢地拔开,却不见刀身,只在刀柄处瞧见了一个机关。
秋兰回过头来,就见穆蓁在那玩了起来。
一按手柄上的宝石,那刀子就自动伸出,松开,便又弹回了刀柄之中。
穆蓁倒没见过这样的匕首。
也没料到穆淮康会送自己一把匕首。
怕她在洛中遇险?
一根千年人参,换来了一把匕首。
倒也不错。
穆蓁将匕首撇在腰间,不大不小正合适,正低头打量着,门外突地又响起了两道敲门声。
秋兰起身赶紧去开门。
推开门,便见小侍卫宁朗立在门外,禀报道,“府外来了位老爷子,说是洛中侥幸存活的大夫,战事之前,藏了一批药材在家,愿意效劳于殿下。”
宁朗的说话声,屋内穆蓁都听的清楚。
话毕,穆蓁直接回复道,“腾个地让他住下。”
“是。”
宁朗领命出去,便走到了那位大夫跟前,“有劳陈大夫。”
**
周侯府隔壁的一处院落,也是今日临时才被人收拾了出来。
满屋子的黑灰,一股的尘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