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蓁回了一句,“人无完人。”
在桃林中,他既然能调回脚步,同她说一句,“微臣尚未娶亲,也未曾心悦过姑娘。”便也说明,他有那意。
他性子固执,便是说话作数,不会轻易改变之人。
正好是她想要的。
她不求旁的,只求这一世安宁。
她过够了后宫争宠的日子,这辈子她只想找一个人,好好地过日子,哪怕是一辈子相敬如宾,她也觉得挺好。
兄长最终应了她,父皇更不用说,他原本就看好赵坤。
驸马的人选定了下来,然造化弄人,她却在公布人选的前一日,来了洛中。
而兄长口中那位不善解人意的驸马爷,先是拦了她路,送给了她一个妆匣,如今又给她送了一件斗篷。
穆蓁将那信轻轻地折好,放入信封中。
正欲打开包袱去瞧瞧,赵坤那样的刻板之人,会是什么眼光。
门口宁朗突地又推门进来,手里也抱着一个漆木箱,同穆蓁道,“殿下,萧帝让裴大人送过来的。”
箱子里也是衣裳。
是穆蓁喜欢的绫罗绸缎。
前世萧誉在北凉时,穆蓁便同她说过,“南陈盛产绫罗,若是将来我跟着誉哥哥去了南陈,誉哥哥一定要给我南陈最好的绫罗。”
那之后,每年她生辰,萧誉都会让人给她送去一箱子的绫罗绸缎。
第33章 ……
近日来萧誉送了不少东西。
种子, 图纸,棉花......
穆蓁知道他想对自己有所补偿,为了减轻他的愧疚, 让他早日离开,她都欣然的接受, 东西拿来后都给了周智和杨皓。
穆蓁以为又是那些东西,头也没抬地道,“先搁在外面。”
宁朗老老实实地搁下了箱子。
等到秋兰又端了饭菜回来, 便见穆蓁打开了箱子里的包袱,是件梅红色的斗篷, 纯白色的狐狸毛很是好看。
秋兰眼前一亮,高兴地道,“阿锁这双手越来越巧了,这斗篷颜色合适殿下,天气凉了, 殿下正好用上。”
穆蓁没吭声。
适才一耽搁,如今也饿了,见秋兰进来,便丢了手里的东西, 开始用膳。
秋兰给穆蓁盛完汤, 回头去收拾时, 才瞧见箱面上的一封信, 秋兰虽不认字,却认得笔迹, 这笔迹一瞧,便是出自男子之手。
秋兰一愣,片刻后回过头, 瞧了一眼穆蓁的侧脸,笑着道,“殿下,这恐怕不是阿锁缝制的吧。”
京城这时候还能有谁能给殿下送来衣裳?
不就只有赵大人。
穆蓁没应她。
秋兰心照不宣,将箱子里的几件衣裳都收好,又从中挑了一件单薄的出来,待穆蓁用完膳准备出去时,秋兰本想给她披上,便听穆蓁道,“先搁着吧。”
毕竟驸马的宣召还未下来,赵坤是个实在人,没有名分前,她不能去逗人家。
“将周智种的红薯,捎点给赵坤。”
礼尚往来,穆蓁想来想去,也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送,如今的洛中也只有红薯。
有总比没有好,尝尝鲜也行。
秋兰得了她的吩咐,立马让人包了一袋红薯,让宁朗帮忙搬到了回京城的马车上,嘱咐了车上的商贩,“送去赵府,路上当心些,可别压坏了。”
那商贩笑着道,“放心,定会完好无损地捎到。”
回来时,宁朗疑惑地问了一句,“姐姐在赵府有亲戚?”
秋兰笑着瞪了他一眼,“什么亲戚,是殿下给赵大人稍的东西。”这段日子宁朗和秋兰混熟了,两人的话也多了起来,“昨日赵大人给殿下送了个漆木箱来,今儿殿下回礼。”
宁朗还是一脸疑惑,“哪个赵大人?”
秋兰没好气地道,“还能有哪个赵大人,大理寺少卿,赵坤。”
两人一走,身后那道圆柱旁,便出来了两道身影。
萧誉和裴风。
裴风立在不敢吭声,知道主子如今的脸色不会好到哪里去。
谁知,刚回去不久,宁朗又将适才裴风送过去的那个漆木箱,抱了回来,“殿下说,侯府的地头有限,这些东西她也用不着,还是还给陛下。”
宁朗说完,便将箱子搁在了屋里,转身离去。
原本那箱子是搁在外头,后来周智和杨皓回来,穆蓁便让两人搬回去,两人刚搬回去不久,又原封不动地送回来了。
周智道,“这是给殿下的。”
秋兰上前揭开了箱盖儿,穆蓁这才瞧了过去,挺眼熟的,一箱子的绫罗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