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认错的快。”姜国公拿着马鞭,失望地看着姜国公世子。
姜国公世子的骨头也太软了。
若是咬着牙挨着马鞭一声不吭,只任由姜国公训斥抽打,姜国公虽然恼火,却也觉得长子还有可取之处。
可是挨了几鞭子就跪地求饶,这哪里像是他的儿子。
比起曾经被敌人一刀砍在肩膀上,流着血咬着牙换了一只手继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次子,眼前的长子,不像是姜家人,却仿佛像是那一家子废物的广安侯府的人。
怪不得……跟广安侯府的女人对上了眼,
沉默地提着马鞭看着疼得浑身冒汗,眼泪都流下来,死死地抱着自己大腿的姜国公世子,姜国公沉默片刻,才缓缓地说道,“从前我不在京都,没有对你严加管教的功夫,这也就罢了。如今陛下恩典,我已老迈,得以回到京都。从今日后,你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再敢做出什么事来,就别怪我下手狠辣。”他的声音冷冷的,姜国公世子被打得浑身都疼,却不敢反驳,急急忙忙地点头说道,“儿子明白,父亲,儿子全都明白。”
“日后,不许与广安侯府往来。”
虽然犹豫了一下,可是姜国公世子刚刚春风得意地进来就挨了鞭子,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广安侯府,急忙用力点头。
“儿子,儿子知道了。”
“还有那个小王氏。”姜国公见他这样乖顺,觉得辣眼睛。
他最喜骨头硬的人。
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若是少了骨头,他都是不喜欢的。
因敬重那些脊背挺直的人,就如当年的范御史,铁面无私,犯言直谏,哪怕明知道范家从此是个巨大的麻烦,可是姜国公还是心甘情愿,不顾先皇可能会因此迁怒自己,而在御前为范家奔波求情。
那样有骨气的人,如今对上了姜国公世子,看似油光水滑,一副世家温润雍容,可是一鞭子下去就哭求起来的家伙,姜国公不想看见他了,只平静地说道,“你日后不必回府里住了。”
“父亲?!”姜国公世子不敢置信地挣扎抬头,看着姜国公。
这是要赶他出府么?
“带着小王氏,还有小王氏生的那两个……出府,少在老子的面前晃。”
都说孩子无辜,若这些年姜国公世子能善待嫡长子姜松,对孩子们不偏不倚,姜国公也不至于连庶出的孙子孙女都赶走。
可是长子这些年偏宠庶子庶女,还有一个不知好歹的姜国公夫人在背后教导这两个孩子,养发了他们的心,留在府里,姜国公只恐生祸乱。
庶子若是养大了心,觉得可以与嫡兄争夺姜国公府的爵位,与其到了那样,不如如今就把庶孙送出去,绝了他这可能的野心,未必不能自己立业,争出自己的前程。
只是姜国公这番心事,却让头破血流的姜国公世子脸色都变了。
“父亲,儿子,儿子……儿子舍不得他们母子三个吃苦。父亲不知,柏儿学识极好,小小年纪就有小神童的传说,已中了秀才呢!还有三丫头……她天剩有福,兴旺咱们姜家,连贵妃娘娘都……”
阿宝正竖着耳朵听着这些八卦故事,却觉得姜国公世子顿了顿,探头一看,却见姜国公世子不经意地扫过了自己。
她愣了愣,顿时瞪圆了眼睛。
……她不是又要做姝宁的对照组了吧?
第10章
果不其然,姜国公世子已经对沉着脸的姜国公絮絮叨叨地说道,“姝宁虽然才六岁,可正经是世家之女的风范。她母亲……”
“哪里冒出个她的母亲!”姜国公喝道。
“她,她姨娘。”这些年,姜国公世子是将小王氏当做自己的妻子的,因此,姝宁大大咧咧地叫小王氏为“母亲”他并不以为意。
只是今日看着姜国公手里那还滴着自己鲜血的马鞭,姜国公世子忍着身上的剧痛,艰难地说道,“她姨娘好歹也是世家嫡女,品行贤惠端庄。”
姝宁虽然不是他的第一个庶女,可却是小王氏生的,更尊贵一层。
比起不过是通房丫鬟生的前头两个女儿,姜国公世子自然更喜欢姝宁。
且姝宁早慧,小小年纪不仅知冷知热,孝顺乖巧,又很是说中了几件于姜家有福气的事,姜国公世子就觉得这个女儿特别好。
他与正妻范氏不过有个嫡子姜松,又没有女儿,因此在他的心里,姝宁就如嫡女一般尊贵。
如今姜国公回来了,姜国公世子自然更希望让姝宁讨姜国公的喜欢,日后在祖父的面前得几分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