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作者:冬天的柳叶)_作者:冬天的柳叶(285)

2021-04-23 冬天的柳叶

  冯尚书脸一沉:“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那好说,回头我就纳上两房。你也知道,下属孝敬上峰美人儿是一贯的风气。”

  牛老夫人满肚子反驳都被这话给憋了回去。

  老三的生母怎么来的?不就是别人孝敬给老头子的,到现在看见老三那张脸她还膈应呢。

  见牛老夫人不吭声了,冯尚书说回冯梅:“也不必只看门第,那些新科进士品行不错的都可以考虑。”

  牛老夫人心中不情愿,淡淡道:“平时来往的都是门第相当的夫人太太,不了解寒门小户。”

  冯尚书给了牛老夫人一个“要你何用”的眼神,摸着胡子道:“既然这样,我回头打听一下。”

  “老爷怎么关心起二丫头亲事了?”

  冯尚书不动声色:“这不是话赶话问起来了,我以为你安排的差不多了,谁成想大丫头没动静,二丫头也没动静,总不能三个孙女都拖到老大不小再着急。”

  牛老夫人没了疑问,有些灰心道:“那老爷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吧。”

  大丫头与二丫头也是精心教养的,尚书府的门第更是不输人,她本来对两个孙女的亲事寄予厚望,哪想到从大丫头失踪开始就变了。

  想说的都说了,冯尚书立刻起身:“那我出去一趟。”

  直到看不见冯尚书人影儿了,牛老夫人才后知后觉想起来:老头子过来是要出门的。

  冯尚书出了大门,正好遇见冯锦南回来。

  “干什么去了?”

  冯锦南忙道:“会了个朋友。”

  “就知道和狐朋狗友喝酒,不能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吗?”

  冯尚书碍于在外边不好脱鞋,劈头盖脸一顿骂后背着手上了马车。

  冯锦南庆幸没挨鞋底抽之余,很是莫名其妙。

  他又不是三弟,几十岁的人了和朋友吃顿酒怎么了?

  冯尚书雷厉风行,很快就挑出来两个合适的人选。

  “两个人比梅儿都大不了几岁,张逍是寡母拉扯大的,家境虽贫寒了些,人品相貌俱佳,如今选上了庶吉士,若有贵人扶持,自身又争气,前程定不会错。王凤超是知州之子,品貌学问比张逍稍逊,胜在家境尚可,其父多少能在官场上帮衬一下儿子。”

  牛老夫人忍不住撇嘴。

  知州不过从五品,能帮衬到哪里去?

  这样看来,还不如挑一个将来有机会入阁拜相的庶吉士。

  牛老夫人心里有了偏好,到底如何选择还是要见过两家的人再说。

  说亲这种事,说难也难,比如牛老夫人总想着高门嫁女,在冯锦南夫妇传出不好听的事后,想找到合适的就不是短时间的事。

  说容易也容易。

  当礼部尚书府抛出橄榄枝,寒门也好,知州家也罢,无异于一个馅饼砸到头上来。

  五月还没过去,牛老夫人就把冯梅的亲事给定下来了——挑了寒门进士张逍。

  冯尚书很是欣慰,难得赞了老婆子一句:“我也更中意张逍,看人要看长远。”

  牛老夫人扯了扯嘴角,只想冷笑。

  她那是看长远吗?明明是矬子里拔高个。

  老头子就塞给她这么两个人挑,还能怎么样呢?

  “梅儿的脚养好了吧?”老祖父摸着精心打理过的胡子,笑得一脸慈爱,“也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孩子了。”



第200章 晴天霹雳

  冯梅的脚早就好了,也早就觉得待不住了,只是祖父发了话,便只能熬着。

  熬到这个时候她觉得差不多了,生出去长宁堂请示祖母想出去的念头,长宁堂就来了人叫她过去。

  冯梅脚步轻快赶到长宁堂,一进门就发现祖父也在。

  “孙女给祖父、祖母请安。”

  冯尚书笑呵呵问:“梅儿的脚好了吗?”

  “孙女的脚早就好了,让您担心了。”冯梅有些感动。

  这么久了,祖父竟然还一直记着她扭了脚。

  “那就好,以后可要注意啊。”冯尚书语重心长。

  冯梅乖巧应了:“孙女谨记祖父教诲。”

  冯尚书欣慰点点头,对牛老夫人道:“梅儿这孩子就是懂事。”

  冯梅听了,微扬唇角。

  冯橙自从失踪回来行事越发张扬,冯桃本就是上不了台面的,祖父中意她丝毫不意外。

  冯尚书看了牛老夫人一眼。

  牛老夫人把茶盏往桌上一放,开了口:“今日叫你来,是有个喜事跟你讲。”

  “喜事?”冯梅看向祖母,先是一脸茫然,而后心急促跳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