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揭露梅花庵的真相,静尘无疑会站在风口浪尖上。
冯橙在那不起眼的民宅见到静尘时,静尘正在捡落叶。
风吹过,零星几片银杏叶飘飘荡荡如调皮的蝴蝶,其中一片叶子被风卷着飞高,静尘踮起脚尖够不着,干脆跳起来。
听到开门声,跳起来的小尼僧转头,捏着一把银杏叶尴尬无措。
冯橙示意来宝停步,走进来把院门关好。
“这么早银杏树就开始落叶了吗?”仿佛没看到静尘刚刚的举动,冯橙弯腰拾起一片落叶,饶有兴致欣赏。
静尘神色放松了些,轻声接话:“风吹落的,没有掉很多。”
冯橙面上挂着轻柔的笑,心中却颇感叹:忽略静尘尼僧的身份,她不过是个才十六岁的女孩子。
“冯施主,外面……怎么样了?”
冯橙知道静尘问的是梅花庵,于是把发生的事说了。
静尘听得极认真,当听到静心被官差带走时并没有多么开心,反而咬着唇低声道:“为什么受害的总是我们……”
就算静心师姐助纣为虐,也如她一样在药园中过了三年地狱般的日子。
为何真正害人的常能置身事外?
“冯施主。”静尘握住冯橙的手,“我什么时候能去衙门告发他们?”
从梅花庵逃出来后她就通过来宝问过安置她的陆大公子,陆大公子只让她等。
她一想到静纯师妹还在药园受苦,千云山上的梅花庵还是世人眼中的佛门清净之地,就觉得等不得。
等待的每一刻,都是煎熬。
第262章 饵
冯橙看出静尘的急切,问她:“静尘,你不怕吗?”
一个尼僧跑去衙门告发所在的庵庙会面临什么困难,静尘应该想得到。
静尘睫羽微颤,坦然道:“怕。”
她微微抬了抬下巴,苍白的面上虽有忧惧,更多的是坚定:“就算怕,我也要去告发他们。冯施主与陆施主本不相干还如此帮忙,小尼怎么能躲在后面。”
当庵主用麻绳勒住她的脖子,越勒越紧,她尝到死亡的滋味时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把梅花庵的罪行公之于世。
因为冯施主,她侥幸活下来了,如果完全指望别人做这件事就太自私了。
这是她该做的,为自己,也为后来的师妹们。
冯橙用力握紧静尘的手:“静尘师父放心,我和陆大公子会竭尽全力保证你的安全,等风波过了会有平静日子的。”
“嗯。”静尘点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这么大的八卦当日上朝的人根本没想瞒,很快京城上下就都知道了吴王被降为郡王的消息。
吴王府的人但凡出门走上一圈就能听一肚子议论,偏偏不能发火。
这个时候,且低调做人吧。
除了吴王府,最糟心的是大理寺卿薛家。
薛夫人与薛寺卿大吵一架。
“吴王闹出与母妃身边宫女私通的事时我就觉得吴王并非良人,老爷非说我妇人之见。现在好了,与小尼姑私通,连亲王之位都丢了……”
这两日薛寺卿没少收到各种意味深长的眼神与貌似关心的话,正憋了一肚子火,闻言就怒了:“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薛府与王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哭哭啼啼是想让人看笑话吗?”
薛夫人冷笑:“还用我哭哭啼啼让人看笑话吗,这两日人们早把笑话看遍了。”
她是真想不到吴王能做出这种事来。
她承认,只看品行她是瞧不上吴王这个女婿的,可谁家挑女婿只看品行呢?挑家世出身放在哪个府上都是第一位。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传出咱们对吴王不满的消息,这门亲事当初是我们点头愿意的。”薛寺卿冷着脸,咬死不愿承认攀高枝栽了跟头,“你想一想,今上只有太子与吴王两个皇子,难道吴王风流些就会失了圣心?”
纵观史上,有几个皇帝选定储君是看皇子的风流韵事呢。
在薛寺卿看来,帝后关系紧绷,太子体弱多病,吴王落在下风只是一时。
薛夫人不是那种特别强势的当家主妇,被薛寺卿说动后擦了擦眼泪,情绪好了些。
薛寺卿叮嘱:“你去看看繁花,小姑娘看不长远,容易钻牛角尖。”
薛夫人收拾一番去了薛繁花院子,才走近就听到了争执声。
“哥哥听了些风言风语就跑来对我说一通,纯粹是给我添堵吗?”
薛繁山气怒的声音传来:“小妹你怎么这么想?我是让你认清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