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的宠妻青云路(穿书)_作者:黄月亮(146)

2021-04-24 黄月亮

  老先生坐在上首,红光满面,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谢良钰与大家一一见过,这才小心翼翼在最前面入了座,郑深也赫然在列——他是春秋一经的经魁,此次府试排名第三。

  安平这次可是出了大大的风头,总共五个经魁,他们就占了两个,还都是前三——回去之后明寅铖定然要高兴得不得了,作为县令,这可都是要算在他任上的政绩的。

  “诸位,都是将来的国之栋梁啊。”知府大人笑眯眯的,穿着一身崭新的官服,慈祥地看着自己亲手选拔出来的人才们,尤其对谢良钰的方向点了点头,对他十分看好。

  谢良钰他们连忙起身,再三谦让,又说了些奉承的话,将知府大人红得更是喜笑颜开,席间的气氛十分欢快。

  这种考试之后的庆功宴,气氛一定要是宾主尽欢的,最后大家从宴会厅里出来,又是一番热闹的寒暄,约定好在两月后的院试上再见,这才个子回到个子的住处去。

  谢良钰和郑深是同个地方来的,这时候也不好在大家面前表现出不和的样子,两个人强行表现得言笑晏晏,肩并肩地往安平县考生所在的地方走。

  “……恭喜了。”最后,还是拥有信息量比较少的郑深先开了口,他心机深沉,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本不该存在于自己记忆中的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但目前来看,对方颇有些才干,敌友不明的情况下,没必要太过得罪。

  谢良钰也对他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静渊兄也考得很不错啊,同喜同喜。”

  郑深看了他一眼:“是我的错觉吗,你似乎很不喜欢我。”

  ‘约莫不是。’

  郑深愣了愣,停下了脚步。

  “这是为何?”他实在不明白,干脆直接问道,“还是在下在何处不小心得罪过你?”

  “那倒不曾。”谢良钰叹了口气,轻笑道,“静渊不必多心,便当做是在下的问题——我想,我们还是不要交往过甚才好。”

  他说完这句话,也没有多加解释的意思,对着郑深点了点头,直接便转了身,扬长而去。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大家便又一起乘船回安平去。

  这一次安平县的运气很好,前来参考的考生们中试的不少,虽然还是未中的占大多数,但船上仍然弥漫着快乐的气氛。船越是接近安平,大家脸上的喜色便越是明显,一来是离家多日,难免想家了,二来,那些考中的,也都迫不及待地想将好消息与家人分享。

  可随着回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不少人都察觉到,事情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

  谢良钰坐在船舱里,他面前摊着一本书,坐得也僻静,大家还以为他是在用功,便没有来打扰,可他的心思却早已从面前的书本上飘了开去,落到了看似风平浪静的运河沿岸。

  这时候已经能远远地看到安平的码头,可若是平时,这个时候码头上定是顶热闹的——安平是个各地水道来往的中转站,许多客商都会选择在这里上岸,略作休息,每日里码头上搬货卸货、吆喝卖东西的声音都不绝于耳。


  可今天,是不是有些太安静了。

  谢良钰暗暗提起了心,不过,他想:应该没出什么大事,近来虽然局势暗中很是紧张,但还都没有摆到明面上,倭寇也尚且没有开始进攻,安平应该还没有遭受危险。

  不论他在船上想得再多,这艘船也终于靠了岸,谢良钰谢良钰缓缓起身,夹杂在人群中一起下了船。

  码头上聚集着不少官兵。

  “这是怎么了?”

  考生们探头探脑地往岸上看,他们都被拦住了,前面教谕大人正和领头的官差说着什么,面容很是严肃。

  “不是出什么事了吧?”

  “这么多兵,能出什么事?发生了大案子?”

  “不能吧,咱们安平一向民风淳朴,连当街械斗都不曾有过呢……”

  这时候,郑教谕也说完了话,拿出一块令牌来给那头领看,对方一挥手,挡在前面的一队官差便纷纷向两旁后退,让出一条道来,放考生们过去。

  文弱书生们战战兢兢的,在凶神恶煞的大兵们的灼灼注视下列队通过,谢良钰疾走了几步,在街口的地方犹豫了片刻,还是先往家的方向走去。

  可谢家小院里竟然没有人,院门不同于以往的紧紧关着,也没有往日那种异常浓郁的卤味香气飘出来。谢良钰敲了两下门没人应,顿时便有些急了,在门口原地转了两圈,才想起来自己包袱里带着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