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意,立刻就得到了杨蒙的认可,她说:“这样好。”
陈向红犹豫了一下,也点头赞同:“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的。”
她家不算是十分贫穷,但是跟杨蒙家一样,虽然不穷,但是重男轻女。家里但凡是有的,肯定是要给儿子,女儿能让读高中已经算是格外的好了。
当然,这才是现在真的主流,家家户户都这样,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真的偏心女儿的,那才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以前不能考大学,毕业了就要靠着高中毕业证找个好工作,陈向红知道自家没什么能耐了,她是一定要下乡的。所以才尽量的抱着魏甜甜的大腿,想着能在城里这个工作。就算是不能利用魏甜甜找个工作,利用魏甜甜找个对象也是不错的。
这就是她为啥一直巴着魏甜甜的原因,她也知道魏甜甜其实都看不起他。
可是这有啥。
魏甜甜家亲戚还有不少都是干部和工人,她宁愿找个岁数大点的,也行的。
只要不下乡。
不过,今年这要恢复高考虽然没有正式通知,但是风越刮越多,听说,省城那头都知道了呢。这“谣言”传的这么厉害,都没人出来辟谣说今年一定不考。这就让大家多了几分信心。
相比于为了留在城里嫁给不咋的男人,如果能够考上大学就不同了。
要知道,陈向红入学成绩也不差的,她就是这两年荒废了而已。
可是她觉得她现在努力来得及,比一般人都强啊。
如果可能考上大学,谁她娘的要随随便便找个男人嫁了啊,想也知道,能看上她的身份肯定不咋地。他们公社的看不上农村的,县里的也看不上公社的。市里的又看不上县里的……
这都是有鄙视链的,她一个公社来的想找个县里的,肯定要找很差很差的。
“甜甜,我觉得田宝珠说得对,咱们还是得学习啊。”
她认真:“你想啊,那多出息啊。”
他们现在虽然各个屋子都是有电灯的,但是电费是平分的,但是如果去教室,虽然灯泡大了,但是人多啊,平摊下来,肯定更合适。而且,是人越多越合适。
陈向红这么一想,立刻就来了劲:“我去问问男同学那边,看看大家还谁要参加,大家一起学习,肯定更好啊。”
说话间就风风火火的跑出去了。
宝珠双手合十,开心说:“太好了,大家一起学习。”
招娣:“那我去找老师说,让我们用教室。”
“成啊。”
大家很快的动了起来。
出门的时候,招娣回头又看了魏甜甜一眼,随即抿抿嘴,再观察观察。
不管招娣是不是怀疑魏甜甜,老师那头儿倒是很高兴他们愿意学习,其实在她看来,不管有没有高考,多学习一点都是好的。以前大家都浑浑噩噩的,她这当老师的心里看着心疼极了。
特别是一些考进来成绩很好的,进来之后反而不好好学了,像是陈向红他们就是。
这一次,她是十分满意的,她在班级里认真的说:“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啊,有没有用,不是今天看,而是明天后天大后天……”
既然能考上高中,也不是笨孩子,立刻就在老师这个话里,听出了点一二三。
这下子学习情绪更高涨了。
这倒不是汪老师忽悠他们,而是他们还真是隐约的听到了一点正式的风声,这要从汪老师领着宝珠他们去省里比赛那次说起,因为宝珠和宝山都拿了很好的名次,倒是意外的让汪老师打到了省城老师那个圈子里。
可别以为,这个时候大家不重视教育。
他们能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好好干的,都是有点追求的。不然有能耐的早就转行走了,没能耐怕事儿的也宁愿去做别的。
当老师是个铁饭碗不假,但是那是对小学来说比较好,小孩子淘气但不惹事儿。越是往大了去,这些孩子越是能折腾,早些年搞运动,可不少老师被波及,就那个时候好多人转行呢。
所以他们这些老师还是有点追求,希望孩子学好的。
正是因此,他们两个学生都拿到了奖,这就让汪老师跟他们熟识了起来,这一年下来宝珠他们拿了奖不少,汪老师作为班主任名气也大了不少。
她跟那头熟悉了,最近小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儿自然也有所了解,她这当老师的可不能不打听,省城那边一直没啥说法。她心里急,知道大家也都是在外头打听,没啥准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