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_作者:金面佛(1059)

2021-04-28 金面佛

  这个当然不行,但是可以好了五谷杂粮粥,让顾客买了之后就能直接下锅煮了吃啊。

  她想得挺美的,连新娘子是叫骡车送到村口再换面包车去谢家庄这件事,她看在眼里都笑吟吟,连惊讶都不惊讶。

  可惜真到了跟这边供销社谈正经事,对方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完全没兴趣多事。哈,东西收上来卖不掉要怎么算?什么在网上卖东西,这辈子都没听说过。电脑上万块呢,每个月的上网费又谁来出?

  走走走,我们供销社统筹统销,可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别拿鸿安镇说事,跟我们没关系,我们都是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做事,才不好大喜功。

  任凭陈凤霞磨破了嘴皮子,对方依旧不松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给自己找事。

  这边的镇政府也没多少兴趣,镇长就拉着陈凤霞想让她投资办厂。搞得陈老板简直是落荒而逃。

  她办什么厂啊,她就没办过厂,哪里晓得要怎么办厂。再说了,外地人在当地投资,自己还不盯着的话,那就是花钱打水漂。

  小谢急死了,这些人怎么就不听呢。又说鸿安镇运气好,羡慕鸿安镇富了起来;机会摆到他们面前了,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什么都不肯做,恨不得人家把钱塞到他们手上,求他们收下才好。

  怎么办?供销社不肯收东西,那一家一户的就没办法卖起来啊。

  陈凤霞也犯愁,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她搞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关键。没有这一层保障,事情肯定做不长久。

  郑明明却疑惑地问妈妈:“鸿安镇供销社不能收吗?他们不是收了不少东西,加上荞麦这些也没什么吧。”

  陈凤霞眼睛一亮,对啊。当年她做姑娘时,村里还有公社供销社的代办点呢。现在,既然这边距离鸿安镇不远,那就让鸿安镇也顺带着把这些给收了吧。

  一家店要怎样才能生意好?物美价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种类齐全。你摆出去卖的东西多了,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第319章 办个枕头厂

  《圣经》上马太效应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换成《道德经》,说法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管怎么描述,道理都是一样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好事会追在他屁.股后面送上门。

  人家也能接得住。

  像鸿安镇供销社,他们尝到了网络营销的甜头,在这个新生行业里摸石头过河居然还逮到了条大鱼,自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收购荞麦和紫薯?没问题。眼下正是网店被万千网民围观的狂欢期,几乎他们摆什么东西上网,都有人感兴趣。甚至连当地妇女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小孩穿的那种,都有人追着问,想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想充实货源。陈老板主动帮忙穿针引线,还承诺会购买农产品,他们自然愿意承接。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供销社的负责人朱主任还主动承诺会将附近的十里八乡都走个遍,到时候多筛选出一批可以摆在网上卖的特产。

  陈凤霞提醒他道:“只要能运出去的东西,都能卖。吃的穿的用的,但凡生活里可能派上用场的,旁人自然也可能需要。”

  朱主任点头,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我们这里干货也不少哦,腌货也有好多,老板你要不要长期收购?大客户,我们给优惠价唗。”

  陈凤霞也大方:“行啊,实不相瞒,我有朋友开饭店也有朋友在菜市场搞门面。你的东西要是好,就不愁没人要。像这个花椒,现在酸菜鱼受欢迎,你就能卖出去。像你们这里的泡菜,要是能够密封包装好,也会有人愿意买。”

  这人相当认真,直接拿出了本子开始认认真真地记录陈老板的建议。

  搞得陈凤霞都感动都不行,总觉得自己要是不多做点事,简直对不起人家这种赤诚的态度。

  她想了想,说到了关键词:“现在等邮局汇款单过来再发货太慢了。我过来之前了解过,眼下银行也有网上服务,插着U盾,在电脑上便可以实现操作。我们网站方面正在跟银行谈合作。到时候这事如果成了的话,咱们最好可以试着用电子银行进行交易。这样那边一打钱,你就可以开始发货了,要比多等几天汇款时间快多了。像有些东西,比方说洋芋什么的,你早一天发货,东西到人家手上就新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