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配个东西,先免费赠送,等到大家有兴趣了,再出单品。
就好像当初高桂芳在梦巴黎免费赠送婚纱娃娃一样。
就在陈老板苦思冥想到底要拿精油和纯露当什么东西的赠品时,大雪小雪姐妹俩又主动找上门。
这回她们不是缠着陈凤霞带她们进山,而是过来道别,顺带着将承诺的礼物送给她。
她们亲手设计制作的加入了当地民族风情元素的衣服终于做好了,可以拿来给陈老板上身试穿了。
陈凤霞笑着道谢,进屋就换了衣服出来给大家看效果。
冯丹妮跟方律师出门散步回来,瞧见她的样子都眼前一亮,还夸奖道:“这衣服不错,你们的毕业设计应该没问题了。”
冯丹妮更是上前摸了回衣服料子,转头问姐妹花,“你们还有别的设计吗?我也想来一套。”
大小雪摇头,她们是有不少灵感,但现在暂时顾不上。她们得回学校安排实习的事,不然明年可没办法毕业了。
冯丹妮掩饰不住地惋惜:“那希望下一次能有机会穿上你们设计的衣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凤霞的脑海中突然间涌现出了个近乎于荒谬的念头。
她转过脑袋看双胞胎,认真地问她们:“你俩想不想继续待在这里?”
“想啊,可是我们要实习。”
“你们的实习岗位是学校安排,必须得过去吗?”
“不是啊,也可以自己联系。我们就是自己联系的,只要是正规单位就行。”
陈凤霞微微笑:“那好吧,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就在网站实习吧。我要新成立一个服装设计部门,你们设计的作品就在这边打版生产,分成流水线作业和手工高定两种。怎么样,愿意的话,就留下。”
她终于想到要班什么厂来招收女工了。一个摸摸香合作社,一个就是专门走民族风的服装厂。
就连冯丹妮都感兴趣的衣服,她就不相信卖不好。
第331章 只能是变法
真决定好要做服装后,事情似乎反而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小型服装厂需要的设备其实少的可怜。
陈凤霞当年做姑娘时就在社办服装厂上过班,衣服打好版,分成裁剪和缝纫流水线作业,衣服就一件件地出来了。
到了这里,除了招收工人进厂上班之外,因为衣服有大量手工刺绣的细节,所以还可以以村寨为单位组织加工小组,让女性村民加入进来领活过去做。
不,这些还不够,毕竟整个涌泉县有十个乡镇,光是一个乡就有七八个村寨,一个服装厂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工人。
陈凤霞又把注意打到婚纱娃娃头上。做民族风的婚纱娃娃啊。这种小衣服最适合领回家去做了。呃,村寨里没有缝纫机也不怕,买二手的。
九十年代倒闭的工厂实在太多了,什么纺织厂、被单厂、服装厂,真的是一倒一大片,淘汰下来的机器也不少。
陈凤霞打电话问高桂芳,对民族风的婚纱娃娃是否感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这边可以做代加工,到时候还摆在她的网店发货。要是没兴趣的,自己就另起炉灶做少数民族娃娃。没关系,不勉强。
高桂芳态度谨慎,表示得看了货才能做决定。
陈凤霞也不跟她磨叽:“行,到时候发给你看,成就成,不成没关系。”
电话那头的人没客气,应下了之后,又追问了句:“姐姐,那个,我听说阮成文的前妻又追到鸿安镇了。后来她会不会再找事啊。”
陈凤霞心念微动,安慰她道:“你也别太担心,现在鸿安镇缺不了他,他们不会由着人找事的。那边的民风挺彪悍的,外乡人掀不起大风浪。”
高桂芳明显松了口气,又找补了句:“那就好,我还等着枕头厂走上正轨,把床上用品配全呢。”
陈凤霞没戳穿她那点微妙的心思,只笑:“我也等着那一天。”
高桂芳倒不好意思起来:“那,我也过来看看吧。要是条件合适,我看看能不能在这里办个加工点。”
别的不说,涌泉县的人工费用要比江海便宜很多。这里的村民甚至每个月能有上百元的收入就心满意足了。
换成江海就不成了,现在物价在涨,各个行业也要求涨工资。她过年的时候给厂里涨过一回。可上个礼拜,她请厂里职工吃饭时,大家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要再涨工资。
高桂芳可没打算做菩萨,这边工人要钱多,她就去找劳动力更便宜的工人。反正她得保证自己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