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好几个小伙子的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地追问:“是在水上长稻子吗?太好了,我们能学怎么种吗?我们想回去就试着种。”
陈凤霞越听越糊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们是来学习怎么在水上种水稻的?”
最初开口问的人高兴地点头:“是啊,花郎告诉我们有在水上长的稻子,他写信回家了,还拍了照片寄到了寨子里。我就想过来学怎么种大米。”
陈凤霞一阵眩晕,感觉羊驼驼风中凌乱。
涌泉县就有鱼塘水面种稻啊,王技术员在全县成规模的鱼塘都插好秧苗了。这些人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江海来学这个?
布哈同志茫然地摸摸头:“有吗?”
他不知道啊。
陈凤霞白眼都要翻上天了,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沟通的。县里的供销社都已经拍好了秧苗的照片,就等着云上农场上线,赶紧开始加入到第一波种植基地队伍中去。
陈老板皮笑肉不笑:“既然他们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学种植水稻,那不如回去现场学吧。气候条件不同,在家学习效果应该更好。”
布哈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愈发小心翼翼地强调:“要不,让他们去工地上打工吧,这样也不错。”
先前开口的少年小声嘟囔:“我想学种东西。”
陈凤霞心念一动,开口问道:“你们有哪些人想要学习农业知识,关于种植和养殖的?”
少年们面面相觑,陆陆续续有十来个人举起手来。
陈凤霞当即点头:“OK,我试试看能不能给你们找份农科院的工作,那里有很多新项目,也许有适合你们家乡的,你们能在那里学到很多农业知识。”
江海经济相对发达,农科院农场想请农民干活也不容易。因为辛苦报酬也低,人家宁愿进厂打工。上次韩教授的研究生就抱怨人手严重不够。他们师兄弟连论文都得晚上挤出时间写,白天全在农场干活了。
现在,陈老板就给他们送农场工人去了。
嗯,满足你们想要学习的心。
第393章 盛夏的果实
县里的干部布哈亲自将人送进了农场,又再三再四地拜托人家帮忙照应这些小孩。
“好好管,让他们多学多做,不要让他们喝酒瞎胡闹。”
好话说了一箩筐,他又要给韩教授的研究生递烟。
研究生赶紧摆手,表示自己不抽烟。
陈凤霞怕布哈热情过头,反而让研究生尴尬,就笑道:“他们是抱着想要好好学习,回去建设自己家乡的心过来的。麻烦你们多费心了。”
这批来的六十个人,方主任留下了三十个,剩下的全都被陈凤霞打包送来农场。其中一部分学习“水稻+”的种养殖技术,另一部分就是学如何养殖蝴蝶。
因为蝴蝶羽化之后存活时间短,所以为了保证婚礼和其他庆典活动蝴蝶的供应,养殖的人必须得学会如何控制蝴蝶的羽化,这样才能长做长有。
嗯,得快点让他们掌握技术赶紧养起来。夏天一过,金秋时节的婚礼跟各种庆典活动可是扎堆的。不赶紧把钱挣到手,那么多前期投资的成本要如何收回头?资本家要保持资本家的原则。
农场有集体宿舍,新人们留下干活,吃住就都在农场里。
人送到位了,布哈也该走了。
这个面色黧黑的中年干部有点不好意思,吭哧了半天才开口:“陈老板你是好人,把人交给你我放心。”
他有些不安地搓手,因为等不到陈凤霞的回应而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陈老板倒不是要故意晾着他,而是她不愿意被发好人卡。说好了多少人就是多少人,不然她这边不好安排工作。还有就是,除了她开口要的以外,他们主动送出来的都是男青年。而大山中真正更需要主动走出来的恰恰是那些沉默的女孩。
“我这边需要更多的是绣娘,你看我手下的员工是不是女同志居多?下回我再要人的话,麻烦你们送女孩子出来。”
布哈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尴尬地嘟囔:“她们家里不愿意。”
陈凤霞奇怪:“怎么就不愿意了,不都好好的嚒。”
布哈为难道:“有拐子,有拐子去寨子里哄骗人,把人给拐走了。”
陈凤霞脑袋瓜子嗡了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拐子?”
布哈点头,瞧着难受极了:“她们听不懂外面的话,人家把她们骗走了,她们想跑都跑不掉。”
陈凤霞一肚子火:“对,你们不让女娃娃上学,想把她们变成傻子好欺负。你们能欺负,旁人更加能欺负。人家晓得她们好骗,以后就盯着哄她们。这种事情永远杜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