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_作者:金面佛(1341)

2021-04-28 金面佛

  前世不可追。现在让陈凤霞同志重新穿到二十年后温习《致富经》是不可能了。既然夫妻一体相辅相成,那就只能老郑同志发力,好好找专家研究下这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毕竟陈老板有句话说的没错,人不能光吃猪肉香又只嫌养猪场臭而不想办法解决问题。不然的话,以后谁还养猪啊。这不养猪,又要吃什么呢?吃牛羊肉吃鱼虾吃鸡鸭?嘿,对于需要补充能量且囊中羞涩的体力劳动者而言,这就是红果果的何不食肉糜啊。

  郑国强跑完农科院的养殖基地又跑陈家庄,来来回回几趟,忙个不休。

  他回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撞上陈文斌了。

  九月开学,大人孩子们都聚在灯市口吃晚饭的时候,陈文斌还好奇地问:“姐夫,你在忙啥呢?”

  郑国强刚确定好如何铺设发酵池,闻声顺口接话:“正好,有个事情还得请你帮忙。”

  说着,他就将肥水种菜养黑鱼的事情说了一通。

  “要是实验效果好的话,准备后面就在养猪场了搞这个。”郑国强笑道,“我算算账,这么一年下来,收入可不少。说不定投入的本钱都能挣回头了。”

  陈大爹和陈高氏还没说什么呢。陈文斌先激动得不行:“姐夫你要建养猪场啊?好,我头一个支持,还差多少钱?五十万够不够?”

  餐桌上的人立刻惊讶,老头老太太连着陈凤霞异口同声:“你哪儿来的钱?”

  就是要扩大水上种植规模,都是高桂芳掏的钱啊。

  陈文斌随口答道:“有笔前面一直拖着不给的工程款到账了。”

  他嘿嘿直乐,“那王八羔子死命拖,已经三年了,我都以为钱没机会要回头了。结果那老小子最近走背运,去找道士算命,道士说他要破一大笔钱消灾。他就把工程款打给我了。”

  郑明明和陈敏佳对视一眼,又集体扭头看吴若兰,然后三个姑娘眼中都流露出了然。呵呵,人家道士的意思分明是让这位封建迷信的官员捐钱给他们道观。

  奈何干部不按常理出牌啊。

  陈文斌扭过头,半点儿都不心虚地和高桂芳嬉皮笑脸:“来来来,我马上去深圳,说说你要啥玩意,我给你买。”

  高桂芳想掐死这家伙,到底当着公公婆婆姐姐姐夫还有小孩的面没好意思下手,就只能白他一眼:“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呸,这家伙,要不是刚才说漏嘴,估计还瞒着她工程款到账的事情呢。

  不过,她也懒得计较了。陈文斌也搞不清楚她手上工厂和店面的经营情况啊。

  再说,他对姐夫积极也是应该的。如果不是他连累,姐夫说不定现在又往上升了,姐夫的官声多好啊。

  陈凤霞却皱起了眉毛,语气隐隐含着威胁:“你去深圳干什么?”

  陈大爹和陈高氏也板起了脸:“你又要养流金蟹了?”

  “什么啊。”陈文斌委屈,“我是去卖大闸蟹,今年大闸蟹丰收,他们怕压价,请我帮忙卖螃蟹。我去深圳的时候不是跟酒店打过交道嚒,那么大闸蟹卖的价格贵,我带人去那里卖螃蟹。”

  这些人,真是的,一点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有。

  也不想想,现在他就是想带官员的二奶去深圳生小孩,人家也不会找他啊。



第400章 掌握话语权的人

  陈文斌一出手,那试验的规模就噌噌往上涨。

  用他的话来说,那个小脏水塘面积还不到一亩呢,能试验出什么成果来。最起码的也得像他的黑鱼养殖塘一样,有个10亩的面积吧。这样才能瞧出效果。

  对,十亩鱼塘,起码得养十头猪。现在就开始,养到过年刚好杀年猪,多好。

  郑明明奇怪:“可这个时候会有谁卖自家的猪啊?”

  一般乡下都是农历三月份在农交会上捞猪仔,然后养到腊月杀年猪腌肉。现在不到杀猪的时候呢。

  陈文斌漫不经心地摆摆手:“就是现在才有人想卖猪卖不出去。”

  为什么要卖猪?九月开学呗。不要小看一学期几百块的学费,对于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这也是一大笔开销。

  尤其九月份,麦子和油菜已经卖完,夏天农村又没什么挣钱的活计,秋粮还得一个多月才能收上来。开学其实是个青黄不接的点。

  交不出来小孩学费的人家绝对不稀奇。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出来打工,其实当中半数以上都是为了孩子的学费。

  这个时候,有人肯买他们家里还没长成的猪,绝对是雪中送炭。人家高兴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