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话不用讲,饭桌上除了对大人的世界没多少概念的三小只之外,都晓得为什么桂生要对周秀萍下手。
吃绝户呗。
搁在封建时代,那是宗族的叔伯兄弟吃绝户。放在现代,那就是女婿一家吃绝户。周家底子殷实,女儿还是个恋爱脑,可不是吃绝户的上佳人选。
周秀萍的心态也没啥好不能理解的,左不过被男的诓到手睡了,立刻死心塌地认定自己是对方的人,一门心思真爱无敌要嫁到对方家里去。
苦吗?苦。但男人画画大饼哄两句又是有情饮水饱,自我感动成甜了。
况且她心中有笃定,等生下孩子抱着小孩上娘家门,父母终究会消气,完了她就苦尽甘来了。爹妈怎么舍得她受苦,肯定得补贴她啊。
对,就是自私的如此坦荡,爹妈的就是她的,她心中有底气,无所畏惧。
她那苦哈哈的上辈子,自己也不全然无辜。她是如何理直气壮算计爹妈的,人家就原封不动翻倍地回报到她头上。
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过。
陈文斌也接话:“就是啊,我姐讲的没错,小孩不能惯。外面人不惯啊,不仅不惯还糟蹋。你看丫头找的是个什么玩意头,谁都提不上嘴的东西,我们家都不稀罕他登门丢人现眼。”
他正要好好地将桂生拖出来大力鞭笞一番呢,外面就响起怒气冲冲地呵斥:“好你个陈文斌,你有钱了不起了啊?你还算计到你舅爷头上来了。你诓走了我家儿媳妇,我告诉你,今儿这事没完!”
三表舅暴跳如雷地冲进了陈家。
周向东先站了起来:“完不了,我要告你家强.奸妇女,拐带妇女!”
不是说他家女儿已经没名声,除了嫁给桂生再无出路了吗?他倒要看看把那个畜生送进大牢,到底谁更没出路。
第424章 不作不会死
后面的话,完全不适合小孩子再听下去。所以不仅是懵懵懂懂的三小只同学,连竖起耳朵偷偷关注的两位小姐姐也一并被打发上楼了。
陈敏佳从自己书包里翻出几本连环画丢给弟弟妹妹,反正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他们自己看图编故事的本领一流,还会杂糅创新,将美人鱼和白雪公主张罗成一家人,白马也能变身成海马。
她对小朋友新编的故事没兴趣,她就悄悄和表妹咬耳朵:“你说,周叔叔能不能告成功啊?”
嘿,真把这家伙抓起来关几年吃够了苦头才好呢。太缺德不做人。
郑明明摇头:“我估计就是气话。”
告,怎么告?周秀萍都十九岁了,又不是小孩。她心甘情愿同人家好,跟人私奔住到男方家里。不管是强.奸还是拐带,哪条都对不上号。说她是被男的哄了洗脑了,又怎样,不违法啊。法律不可能管的这么细的。
陈敏佳往床上一倒,发出懊恼的抱怨:“真是的,太气人了。”
郑明明翻自己没看完的数学书,抬头问陈敏佳:“你作业写完了吗?你不是还要写日记来着。”
陈敏佳这才想起来重点,赶紧拿日记本和笔。她在桌子前摊开本子,开口问郑明明:“你说,我要是照实写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会不会晕倒啊。”
这都是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初中生为什么不多盯着生活积极阳光向上的地方看?
连她自己记下来都嫌丢脸。
郑明明想了想:“要不你就写大家去江海租人家的小吃摊子做生意的事吧。”
这个够积极,也是新春佳节大家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机会,为人民服务啊。当然,顺带着把钱给挣了。劳动致富,同样光荣。
陈敏佳点头写下今天的日期和天气后,突然间又改变主意:“那我写了的话,姜杰也写怎么办?那人家不会以为我们一起吗?”
郑明明无语:“你跟他又不一个班。”
“居老师寒假预产期,下学期我们语文老师同一个人。”
郑明明头痛,哎哟,日记不都那样嘛。十个中学生九个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万一不幸抄了同一本作文书,那就是大型撞车现场啊。
“你不跟他写同一个角度不就得了。你从陈家庄出发,讲述派送农村闲置劳动力出去的过程,他写的是在灯市口的见闻。刚好的一件事的起因与结局。”
陈敏佳还是不放心:“要是他连陈家庄的事情也写了呢?”
郑明明无奈:“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你跟他商量一下,各有侧重点的写好了。”
然而小姑娘总是容易纠结,郑明明都将手机塞到她手上了,她又突然间放弃:“还是算了吧,我就写周秀萍的事。不能因为丢脸就藏着掖着当没发生,那样只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