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宁趁此机会,又给长兄使了个眼色。
偏偏陈宁远只是安抚似的看了她一眼,示意她莫要多言。由他来应付。
他又朗声说道:“军爷不如随我到我书房去谈。那里也宽敞些。”
厉琰可有可无地点头道:“也好。”
就这样,两个相貌清俊的男人,一前一后离开了陈宁宁的书房。
独留下宁宁一人,坐在桌边,撑着头,一脸发愁地说道:“方才去叫你,你不在家。如今都谈好了,也签订契书了。你还能跟他谈什么?”
厉琰没疯,也没犯病,正常得很。与他做买卖,一同赚钱,那又如何?还无形中多了个大象腿呢。
往后就算番椒买卖,厉琰想插一手,陈宁宁也会答应。
否则一旦生意做大了,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与其被那些人盘剥。倒不如上了厉琰这条船呢。
想到这里,陈宁宁低头看着那张写着她名字和诗词的纸,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假斯文的时候还真帅气。”
若他当真是个小书生就好了,陈总当真愿意重金包养。
第42章 一条番薯藤~
陈宁远也不知跟厉琰谈了些什么。
反正两人走出书房时, 宁远脸色就不大好。却还是礼貌地把厉琰送到了大门口。
陈宁宁见状,便想凑上前解释几句,顺便劝慰兄长一番。
不想兄妹俩回到书房里, 她刚开口说了一句:“哥, 我思来想去,倒觉得跟厉琰做买卖, 有百利而无一害。”
陈宁远听了这话,双眉紧蹙, 直直地看向她的双眼。半晌才开口说道:
“厉琰在上京风评很差, 还有个疯狗的绰号。平日里, 仗势欺人的事也没少做。如今看来, 你倒是真不怕他。”
陈宁宁轻笑道:“兄长也曾说过,太子胸怀天下, 兼济苍生,品行端方,是个难得的贤德之人。他愿意几次三番, 保下九王。
这就证明,九王并没有犯过大错。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家兄长, 争气斗狠罢了。否则皇上也不会每次都高高抬手, 轻轻放下。况且九王自打来到潞城以后, 便低调得很。也未曾做过仗势欺人的事情。
如今太子身体好了, 自然不会放任九王不管。又岂能让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何况, 我同他相处几次。倒觉得这人还算真诚, 比那些阳奉阴违, 只顾眼前小利的人好多了。”
陈宁远轻挑双眉,又问道:“你当真不怕他?”
其实这是九王方才同他说的,“陈宁宁不怕我!”下面还有一句话, 这样的人好生难得,你且放心,我定然不会害她。
陈宁宁果然点头道:“怕他做什么?以后他若想继续种药草救命,还不是全赖我帮衬吗?更何况,往后咱们庄上的生意做大了,总要找个合适的生意伙伴。厉琰有钱,又有权势在身,整个潞城都是他的地盘。若是他愿意与我合作,我保证他能赚大钱。况且有他在,咱们就不怕王生平那类宵小,在出来做乱了。”
说这话时,陈宁宁的双杏眼,瞬间变得熠熠生辉。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兄长面前,不加掩饰地,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宁远见状,下意识问道:“你要做天下第一庄,果然是真的?”
陈宁宁垂下头,哼了一声,又轻笑道:“兄长,我曾经想过一个框架,暂且叫作‘农业兴国’。如今大庆许多劳苦人吃不饱饭。就算风调雨顺,终日在地里刨食,仍是种出的粮食不够吃。就好像我这庄子上之前那样。
这时候,若是能良种来,把种子卖到全国,很多人的生活都会发生改变。而我真正想做的,便是以农为本,通过这些种子,把我的事业做起来。”
她并没有说得那般详细,可陈宁远却听懂了,同时也觉得热血沸腾。
他妹子本来就跟别的闺阁女孩不大一样,她有雄心,有想法,还愿意行动。
他这做人家兄长的,又岂能把她束缚在家中,圈在这小小的庄子之内?
这样一来,又与那些满口礼仪道德,束缚女子的迂腐书生有什么两样?
更何况,九王身份尊贵,一言九鼎,他既然答应不会做伤害宁宁的事,定然是不会做的。
想到这些,宁远便又说道:“罢了,往后就做你想做的事吧。你既然觉得九王是个可以合作的伙伴,兄长倒也不拦你。只是若你再遇见想不通的事,一定要跟兄长商量。”
陈宁宁听了这话,顿时便开心起来。连忙又对她兄长说道:
“兄长放心,我会小心的,若真有一日,京城出现什么大变故,我定会断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