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上肩大概有五斤左右,肥肉丝纵横的肉。吃起来不油腻,反而异常鲜嫩。宁宁管它叫作梅花肉。
爆炒出来,十分美味。
猪前腿肥肉更多,后腿瘦肉更多,这两种都更适合做红烧肉,肥而不腻,口感刚刚好。
至于前后肘子,口感比较软糯,吃起来也鲜。做东坡肘子是最适合的。
除此之外,红烧猪蹄啃起来很香,用来下酒最合适不过;若把猪蹄和黄豆一起煮汤,更是鲜美到不可思议。
宁宁说,这道菜叫老妈顿蹄花。
吴二娘倒觉得这个菜名与自己有关,是姑娘特意取给她的名字。因而她尤为喜欢这道菜。
宁宁经常说,这些菜并不是她独创的。而是在一些杂书中看过的。
这话别人听听也就罢了,却觉得她是个难得做饭奇才。取的那些菜品也十分有趣。
就拿这次和吴二娘一起准备菜品来说,吴二娘也经常对宁宁的一些想法感到格外佩服。
就算宁宁再三解释,她只会吃。别人也随口说到,会吃,知道怎么吃,已经很好了。
就这样,很快到了美食会日子,半山庄上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第59章 她怎么配?
到了美食会那一日, 厉琰特意打发一辆豪华马车,来到半山庄子,接宁宁一行人。
宁宁也觉得参加美食会, 是一次打响招牌的好机会。
再怎么说, 也不能落了他们半山庄子的威风。因而,之前她便特意打发人, 给三个丫头、邓嬷嬷、吴二娘各自做了一套有排面的新衣服。
宁宁本来也想给自己一套。却不想厉琰又跟她想到一起去了。早早就打发一位女师傅过来,给她量体裁衣。
这其实有些不合规矩。可宁宁早就把厉琰当男朋友看待了, 自然也不想拒绝他。
更何况, 邓嬷嬷也看见了, 这次倒也没上前劝戒。
宁宁便顶着压力, 让女师傅帮忙量了个尺寸。
十日后,那位女师傅再次登门, 便给宁宁送上了几套非常华贵,又适合她这年龄的衣服。甚至还有一些发簪首饰。
宁宁看着那些衣服首饰,忍不住直皱眉。
这些好看是好看, 也都很贵重的样子。只是跟她如今的身份,实在有些不大相符。反而有些像上京那边高门大院的小姐穿戴的。
或许九王的眼光本就是如此。从小看习惯了, 如今便给她也送了这些。
宁宁一时, 也不知该不该穿上这些。
那位女师傅却在一旁劝说道:“九爷说了, 美食会那天, 潞城许多适龄小姐, 女掌柜也都会去。姑娘莫要在那日落了下风。”
“只是总觉得这些衣服, 似乎与我身份不符。”宁宁又说道。
最后, 还是邓嬷嬷上前劝道:“有什么不符的?内宅未出嫁的姑娘都是这般穿着。这些衣服,虽说衣料上乘,剪裁款式都不错。可惜绣得太匆急, 绣工手艺都没能发挥出来。下次若有机会,姑娘不如提前两个月,跟他们那边订制衣服。
做出的成衣,定会比这些衣服更好些。”
宁宁皱眉看向她,又问道:“我穿这些,当真不逾越吗?”
邓嬷嬷点头道:“的确都在礼制范围内。”
宁宁这才点头说道:“罢了,反正也是难得的机会,我就好好打扮,惊艳全场,定叫那些人都记住了我,也记住咱们的小猪。”
这话听起来,就好像她为了卖猪,才如此上心打扮的。细想想也的确没错。
可喜儿和香儿却忍不住笑了。就连邓嬷嬷也扬了扬嘴角。
就这样,等到美食会当日,宁宁打扮得光鲜亮丽,异常美艳,甚至还有些珠光宝气的。
又带着青春美貌的丫头,以及稳妥可靠的老嬷嬷,和她们的大厨,一起登上了那辆华贵的马车。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到了田家庄,出示了请柬。
门房虽然看着半山庄子这名头,比较眼生。
可是一看这辆贵气的马车,却还是痛痛快快地把他们放行进去。
停下马车后,很快便有下人殷勤地把吴二娘带到了厨房;又有下人把宁宁一行,带到了庄内妇人团聚之所。
宁宁多少又找到了从前去应酬的感觉。正想发挥专长,与那些女人,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来。
不想一个熟人走上前来,先一步跟她打了个招呼。
“这不是陈庄主吗?您今天这身实在好看得很,我差点认不出来了。”
宁宁转头一看,居然是带回番薯藤的陈轩先生的女儿陈娇,于是连忙说道: